国庆出游
大家除了要注意新冠防护外
还要警惕花卉丛、小树林里
这种嗡嗡嗡飞的昆虫!
1
被蜂蜇了一口
7旬老人心脏一度骤停,住进icu
9月23日夜晚,「医院」急诊科医生「邓磊」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提醒:
“
“今年蜂蛰伤有点多。不要耽误、及时就医!很多患者迅速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昨天受伤,今天下午入院的病人,入院前心跳骤停。肌红蛋白大于,肾衰、肝衰、呼衰、休克、横纹肌溶解、溶血非常明显,血浆置换这种颜色!”
这名奶奶今年72岁,22日在凉山州当地的山上采摘蘑菇时,不慎被蜂蜇伤。
“主要蜇伤的部位主要是在双手的前臂,10多个(伤口),面部也有一两个。”「医院」急诊ICU住院总医师「彭威」介绍说。
据家属回忆,患者在被蜇伤后,没有太在意就直接回家了。
回家后,疼痛和红肿越来越明显,医院输液治疗。就在输液过程中,医生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没有尿液的情况,说明病情加重,医生建议转院。
“医院前两个小时,患者在救护车上就出现了心跳骤停。”彭威说,医生进行心肺复苏,心跳、血压恢复,医院后,医生发现,患者的瞳孔已经散大,有缺血性脑病,立即转入了ICU。
“患者凝血功能很差,严重溶血。”彭威说,患者被蜇伤后,出现了肾衰、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危重症症状。医生立即给患者上了透析、进行血浆置换,同时进行支持治疗等等。
2
蜂蛰伤每年4月到10月高发
国庆出游要注意
彭威医生提醒,秋季气候较稳定,温度适中,适宜蜂类生长。每年的4~10月是蜂类的活跃期,也是蜂类蜇人的高峰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这次蜇伤72岁奶奶的蜂类,家属回忆时猜测是马蜂。
马蜂,又称胡蜂、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会群起攻击。
强烈的蜂毒会导致人体凝血功能下降,脏器损伤,毒性堪比毒蛇之毒。
与上文那位72岁的奶奶一样,很多人被马蜂刺伤后都不会去重视它。
彭威医生介绍,今年医院ICU已经接诊了3到5例危重症的蜂蛰伤病人。“很多时候送过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3
这三种情况可致死亡
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我们曾经在科普马蜂危害时采访过「医院」急诊外科医生「王凯」,他提醒:如果是以下3种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
1、过敏体质的人
之前发生过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人,如果又被马蜂蜇伤的话,发生全身过敏的几率就要更高,可达到30%~60%。
如出现全身潮红、荨麻疹、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头晕头痛、甚至晕厥等,立即就医,否则很有可能发生喉头水肿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亡。
2、被蜂群攻击
一个标准体重的人,被10只以上的蜂群攻击、蜇伤,是很容易发生中毒的,所以应该立即就医。
3、蜇伤重要部位
如果马蜂蜇伤之处正好是血管,毒液就会扩散较快;如果喉部、面部被蜇伤,一旦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4
遭遇马蜂袭击该如何应对?
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曾介绍:西部山区植被茂盛,适宜马蜂生活。
国庆期间如果有去郫都区、都江堰等地的人群,也需要警惕,因为这些地方的马蜂数量是较多的。
1
马蜂是色盲,不分颜色,只识动作。零星几只马蜂在身边飞舞时不要惹它,若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2
在野外如果遇到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说明你已经接近它的警戒范围了。不要去挥赶或拍打它,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向蜂群发出信息招揽蜂群大部队过来攻击。
3
马蜂偏爱“花香”。国庆外出旅游时,最好不要化浓妆、慎用香水。同时蜂类比较喜欢糖,也不要把甜食、糖类放在身边,远离蜂窝、灌木丛。
4
在野外,如果不慎进入马蜂警戒圈,千万要保持镇静,慢慢地移动出其范围。如果马蜂已经发起进攻的话,最好的措施是立即趴下,用衣物遮挡住头部等裸露和重要部位。
5
若不幸被马蜂蛰伤,第一时间要用消过毒的针头拔除肉眼可见的毒刺,并使用弱酸性液体(比如:食醋、白醋之类的)清洗伤口。在冲洗后,有条件的最好是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继发感染。
6
如果伤口很快就发生了红肿、疼痛,水肿严重,说明毒素较强,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医。
7
被马蜂蜇伤千万不要拍打,应该用手指将马蜂弹走,拍打可使毒刺扎的更深。
马上就要临近国庆啦~~~大家准备去哪里玩呢?出发之前不要忘了看看我们的健康提醒噢!
新闻来源: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医生提供
编辑:离离
?致敬!医院刘进教授个人捐出1个亿!听他讲述“如何成为合格的科主任”
?研究称这样喝水可预防心衰!华西营养科胡雯主任:出现这两个信号就该喝水
?吃辣椒到底是降血压,还是升血压?跟踪5.4万人后发现了真相!
商务丨会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