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变暖,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细菌性中毒或感染疾病。
一般来说,换季时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可归结为三类,分别为毒素类、细菌类和病毒类中毒。或因不注意卫生或各类生熟食品加工储藏不当,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体质较弱的小伙伴往往是高发人群。
01.什么是食物中毒
人吃了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吃了含毒(如汞、有机磷等)的物质,以及吃了有毒的食物(毒菌、毒鱼等),因而引起了急性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这就叫食物中毒。
02.食物中毒的表现
中毒初期,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发烧及拉肚子等。
03.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每一餐的饭菜,最好一餐全部吃完,尽量不剩。
2.肉、禽类食物必须烧、煮透才吃。
3.保持厨房、餐具清洁卫生,生熟食用的菜刀、砧板要分开,抹布每天煮沸一次。
4.要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特别双休日、节假日在家里要注意)
5.要饮用清洁卫生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和喝生水;经常擦洗家里的饮水机
6.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抓取熟食品。
7.要做好家庭和小区环境卫生和防蝇、灭绳、灭鼠,不要吃苍蝇叮过的食物。
04.
食物中毒的处理办法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实时教育真实童年
编审|刘娟
编辑|杨佳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