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带给我们悲伤、感动的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相信在未来的一年一定充满美好。年末年初又是一年体检季,关于体检很多朋友有问不完的话题,体检作为我们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体检我们能将许多危害极大的恶性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也能发现一些早期病变,指导我们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控,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这么经济且有效的健康项目体检我们有哪些热点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体检机构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体检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民众每年的必修功课,大家对于体检需求度不断上升,医院或私人机构,甚至有些海外机构,开始主推体检的今天,我们要如何选择我们需要的机构进行体检呢?
海外体检机构优势:海外体检相对于高内来说医疗设备更先进,部分技术更成熟。
缺点:容易遇到不正规机构,交通不便利,费用更高昂,对于后续的健康管理咨询相对困难。
私立体检机构优势:体检环境更优质,服务更贴心。
缺点:医生专业度相对不是那么高,部分机构只有体检项目,对于发现疾病后的治疗与转诊缺乏优势,收费相对偏贵,可能存在虚假宣传。
医院
优势:医生专业度更高,发现疾病后治疗与转诊方便,更好的健康管理指导,收费相对合理,各方各面都规范合理。
缺点:体检环境相对不是那么豪华,服务相对民营会差些许。
必选项目很多朋友对于体检认知都不是很到位,首先我们对于项目的选择应该有目的的选择,首先对于必选项目,三高应该是所有年龄的必选项目,首先三高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且三高作为能控制的慢性疾病,早期治疗控制能有效防止不可逆的并发症损害,早期发现诊治慢性病也是最经济最有利健康的,其次对于年轻人异常的三高结果往往能提示一些原发性的恶性疾病例如胰腺癌、嗜铬细胞瘤、肾炎等等。
01血压血压的测量并不是一次结果超过正常标准就诊断为高血压,而是多次测量都超过正常标准,测量血压前不要进行活动,应该在休息15分钟后在进行血压的测量,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目前我国使用的标准还是高压大于mmhg或(且)低压大于90mmhg,但是最新的国际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使用了高压大于mmhg或(且)低压大于80mmhg,所以对于血压在此两个标准之间的朋友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生活方式管控。
个人建议:
高血压可以导致多种致残疾病的发生,在体检外我们对于血压的测量也是有必要的,此建议主要针对曾经测量出现过血压过高人群和已有高血压人群,体检一年一次够了,但血压请多监测。
02血糖血糖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我们体检常常进行的是空腹血糖的检查,空腹血糖只能代表我们血糖在未进食情况下的,往往后多患者每年体检但都是等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后才确诊自己有糖尿病,这就是空腹血糖测量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可以行一次糖化蛋白检查或糖耐量的筛查,糖化蛋白能反应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血糖的情况,糖耐量能反应我们在饭后的血糖情况。
个人建议:
血糖导致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血糖对于血管的损害和肾脏代谢的压力,除糖尿病丙酮酸中毒外,是所有的糖尿损害都是慢性积累的,所以对于已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控非常重要,透析患者中30%以上患者都是糖尿病肾病,他们中大多数都是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但是发展到肾病终末期都是由于缺少生活方式管控。
03血脂血脂并不是单纯的一项指标,而是由四项指标构成分别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些指标都有自己的范围,但并不是指标超过了就代表血脂高,因为血脂也有好有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三项升高,就称为高血脂,这3项都是坏血脂,升高后,等同于血管多了很多“垃圾”,引发加重心血管斑块和狭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细胞,来满足它们对胆固醇的需要。在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转运过程中,一旦出现血管内膜损伤,就会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黄色斑块,从而导致管腔狭窄,所以是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的一种载体,作用是将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运运输至肝脏,降低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含量,被称为“好胆固醇”。
个人建议:
其实血脂与人体的肥胖程度是相关的,但是不是绝对,很多瘦人也存在高血脂病,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对于体检的一些指标不要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见去判断,相信科学,有不懂问医生,大多数医生都乐于为患者解答困惑。
除此以外体检还有胸片、彩超、心肺听诊、血细胞分析等必选项目,这些指标往往能并不是非常敏感,不能发现一些藏于细微的病变,但这并不能代表这些检查不重要,相反他们还是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朋友并没有特异性的选择一些更精细的检查如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MRI等,这些检查虽然不能细微的发现病变,但当它发现了异常,这时根据提示我们再进行更精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检并不是为了发现疾病,而是对于我们现有生活方式提供健康的指导与改善,慢性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治疗往往只是一方面,筛查也只是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善不能保证疾病不会发生,但它一定能大概率降低疾病的发生,这才是对于大多数人群体检的真正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