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方法推荐妈妈两种按摩

婴儿性手足搐搦症发病原因与佝偻病相同,但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改变不同,多见于6月以下小婴儿,所以家长平时要多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婴儿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相信这是很多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下面就让小编来讲一讲治疗方法。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方法

  1、急救处理:目的是使抽风及喉痉挛得到缓解。在紧急情况下,家长应首先以指甲用力按掐鼻孔下方的人中穴;如有条件也可采用针灸疗法,针刺人中、合谷、印堂等穴位。

  孩子出现吼痉挛时,应立即将舌尖从口中拉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对同时伴有高烧的孩子不要忘记给予有效的物理降温,可用酒精擦拭手脚心、腋下及大腿根处。

  2、钙剂治疗:待抽风缓解后,应立医院。医生根据病情,在初步诊断为婴儿手足抽搦症后,会即刻给予钙剂治疗。由于给予钙剂是最根本的疗法,甚至具有挽救生命的效果。因此,医生绝对不会一味强调,必须等待血钙的结果证实为本病时才开始补钙。

  治疗时,首先静脉注射葡萄酸钙,根据病情及所测定血钙结果可连续用药2—3天。同时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天20—30毫升,连服一周左右。氯化钙不但可以起到提高血钙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强烈的酸化作用,可促进钙的离子化,使血中的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惊厥就不容易复发了。一定要注意的是,氯化钙切勿长期服用,以免引起酸中毒。

  最后必须强调,婴儿手足搐搦症在接受上述治疗以后,还必须继续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的治疗,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两种营养物质的缺乏。

  婴儿手足搐搦症怎么护理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拿肩井、拿合谷、拿委中、拿阳陵泉、拿承山,各穴轮换操作,以搐止为度。

  (2)患儿仰卧位,家长将全掌置于腹部,顺时针摩腹2—5分钟。

  (3)患儿由家人扶抱或俯卧,家长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微红透热为度。

  (4)以指按揉脾俞、胃俞、肾俞穴,每穴操作1分钟。

  (5)先按后揉足三里穴1—3分钟。

  2、随证加减

  (1)肝风内动型:多由外感引发,起病较急,表现两目上视,甚则神志不清,全身或四肢抽搐,持续数秒或十余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少则数次,多则几十次,缓解后如正常儿。面色青红相兼,口唇干,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掐人中、掐十宣,轮换操作,以清醒为度。

  ②拿风池30—50次。

  ③补脾经次,补肾经次,清肝经次。

  (2)血虚生风型:四肢抽搐不安,时发时止,伴见面色苍白,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唇甲色淡,全身乏力,汗多,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次,揉板门次。

  ②推三关次。

  ③捏脊3—5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家长以拇指掐人中、拿合谷、掐端正、掐十宣,每穴5—10次,以清醒为度。

  (2)患儿仰卧位,家长将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轻轻拿揉四肢部位的肌肉组织2—5分钟,然后两掌相对搓揉四肢1—3分钟。反复操作,以搐止为度。

  (3)补脾经次,补肾经次,揉板门穴次。

  (4)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小腿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置于足三里穴,作旋转按揉1分钟。

  (5)捏脊5—7遍。

  生活调理

  (1)注意周围环境要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尤其是突然的刺激。

  (2)患儿居室内要冷热适宜,一般保持在18—25C左右为宜,随着气候的变化,要及时的增减衣被,防止外感风邪。

  (3)除按摩外,平时应注意补充钙剂。

  (4)家庭中遇到患儿抽搐、神昏时,用按摩方法先急救,赢得时间后,还应抓紧时间请医生诊治。

  婴儿手足搐搦症怎样预防

  预防手足搐搦症的方法,与预防佝偻病相同。对于婴幼儿腹泻应及时治疗,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婴儿患各种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受损,以致25羟D的形成发生障碍,容易并发低血钙症,应及早补充维生素D2或D3。

  1、普及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工作:包括对孕妇、围生期、乳儿期的合理预防佝偻病知识具体落实在妇幼保健管理系统工作中。

  (2)推广法定VitD强化食品:近年来北京儿科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研制了维生素AD强化牛奶(AD奶),含VitA0IU/L,VitDIU/L,经试验证明,此种强化牛奶不再增加VitD制剂,是解决牛奶喂养儿VitAVitD缺乏以及防止其过量最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现已在北京推广,值得介绍各地应用。

  (3)加强乳幼儿合理管理和喂养:母乳喂养至8个月,按时加辅食。

  (4)加强小儿户外活动:集体儿童加强三浴锻炼(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5)预防和早期治疗乳幼儿常见病。

  (6)城建部门对居室设计中应把日光照射角度考虑进去。在建筑群中应考虑设儿童(包括老人)绿化活动区,或于楼房平顶上建立儿童活动区。

  (7)人工紫外线装置,应引入有条件的保托机构中去。

  2、药物预防法

  (1)孕期时强调户外活动:不仅是接受日光紫外线对佝偻病的预防作用,对机体还有更多裨益。尤以在妊娠末三个月,除日照外每日补充VitDIU。

  (2)新生儿期1—2周后:每日口服VitDIU,或每日口服一次VitD3—5万IU,或每季度口服VitD10—15万IU。母乳及牛乳喂养儿日食乳—ml即不需补钙,一般钙剂皆不及乳中的钙易于吸收利用。夏秋季可充分利用日光照射。每年入冬后口服VitD10—15万IU,间隔2—3月(即来年冬末)再投一次,连续三年为妥,在农村尤为适宜用此法。

  (3)早产儿:双台以及消化道疾病患儿,可酌情略加VitD预防量,但切忌过量以免中毒。









































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娌荤枟鏂规硶
鐧界櫆椋庣殑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l/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