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棚蔬菜生产的特殊环境,常常使作物授粉不良,从而导致落花落果现象严重,所以,常常使用植物外源激素——生长调节剂,对其进行保花保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
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的症状与蔬菜病毒病和螨虫为害的症状极其相似,容易判断失误,不能对症下药的话,就难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防治。
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这几种症状到底有何不同?
从症状来看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病毒病、螨害三者的症状极为相似,都有叶片变小,皱缩、卷曲、畸形等症状。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主要发生在生长点、花及果实附近。在叶片上的表现为叶片变得细长,卷曲僵硬,叶脉粗重,叶片的颜色不变或者变得更绿。
比如,使用2,4-D过量时,植株顶端的主茎、分枝以及顶叶就会出现卷曲、皱缩、畸形。
激素中毒的症状在弱株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并且表现为渐进式。
病毒病
病毒病有三种类型: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
花叶型,最典型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斑驳,斑驳为黄绿相间或者深浅相间,叶片略有皱缩,多呈花脸状。蕨叶型,上部叶片变成条状,中上部叶片微卷,并且植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条斑型,多发生在茎秆上,发病初期为暗黑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为深褐色。
病毒病症状表现不是渐进式,发病后症状马上表现出来,感染病毒的植株生长严重受阻,有的虽能开花结果,但果很小。
螨虫危害
螨虫喜欢在植株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使叶片变硬、变脆,嫩梢扭曲畸形,叶缘卷曲,叶背面油亮光泽或呈油浸状,被螨虫危害的部位呈黄褐色或灰褐色。
如果是茶黄螨危害的,叶背就像生了一层“锈”。
从发病面积来看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
一般是成片大面积或整棚同时发生。
病毒病
大多在田间零星发生,一般不成片发生。
螨虫为害
多有发病中心,在棚室内多区域发生。
这些区分,一定要清楚
区分于螨害
与螨害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毒的植株叶片背面没有油渍状,叶片也不变为黄褐色,叶片增厚不明显。
区分于病毒病
激素药害造成的叶片扭曲、畸形,容易与蕨叶型的病毒病混淆,激素药害叶片僵硬,增厚不明显。
激素药害一般会大面积同时发生,这是识别激素药害最主要的特征,而病毒病则零星分布,或呈点状发生。
究竟咋判断?
如果棚室内的植株叶片出现皱缩、畸形等情况时,首先要看发生面积,若是整个棚室内都出现了类似的状况,首先就可以排除病毒病。
然后再仔细观察叶片,看看叶子上是否有螨虫存在,叶背有无油渍,叶片是否变为黄褐色等,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到底是虫害还是药害。
病因判断切莫大意,只有正确区分三者的症状,才能对症下药,给出正确的防治方案。
“丰收邦产品征集令”来了!
欢迎勾搭“丰收邦”,~~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