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这13种病害的主要特征如下:
早疫病多发于中下部叶片,病斑由小变大,小时呈现轮纹,变大后遇高湿环境才出黑色霉毛。其生轮纹又生霉毛的特点,只有拟黑斑病与其相同。而病斑外既生黄晕又生轮纹的也只有此两种病害,拟黑斑病多发生于后期,所以,前中期发生于叶上有轮纹生黄晕的病斑应为早疫病。拟黑斑病虽极近似早疫病,但发病较晚,多在后期发生。
褐纹病初发生时为苍白色小点,后期病斑多数不圆,内部色浅,边缘色深的特征明显。病斑上生出黑点粒比任何其它病害更明显,由此判断是褐纹病并不十分困难。
褐斑病的特点是病斑大小差别大,有灰白为主的病斑颜色与很宽的斑外黄晕。其次是具有病斑上生点粒和引发落叶的特点。
褐色圆星病病斑色深,多由上部嫩叶开始发生。很多病斑从叶子边缘侵入是明显特点,往往形成很长的褐色叶边。细菌性褐斑病也由叶缘侵入,但不同的是褐色圆星病沿着叶缘发生扩展,细菌性褐斑病虽由叶缘侵入却不沿着叶缘发展,而是由叶缘向内部侵入形成大斑。
黑枯病的特点是病斑紫黑,而无黄晕圈,边缘不清楚。在茎上或残果柄上也为黑紫色斑,黑紫色即黑枯病的标记。
斑枯的特点是斑较小,数量多,小斑中心有白点是其独有的特征。
赤星病多发于后期植株老化之时,病斑“赤”是共特点,斑圆而背面黄。
细菌性褐斑多由叶缘入侵,形成大斑,多沿叶脉前进,表现了很直观的细菌入侵维管束特点。可别于褐色圆星病的边缘发展特点,其颜色较褐色圆星病要浅得多。
煤斑病的病斑上生长黑灰是其特点,和黑霉毛不同,且病斑较小时为众多小黄褐点,集中在发黄的叶片部位,温度高时严重会引发落叶都是主要特点。
细轮纹病与褐轮纹病都生轮纹,但细轮纹色深,轮纹明显而密集。可由边缘侵入,细菌性褐斑病的区别是无轮纹。褐轮纹相对色浅,称灰心轮纹,多发于叶中间,可与细轮纹区别。
假尾孢褐斑病病斑边缘暗褐而中间暗灰色,其不生霉毛的特征是同早疫病的区别。
(三)化学防治上的区别和特点
对于13种叶部黑点病害的防治,要抓好区别对待,按科技资料介绍和在寿光的实践经验,今把每种病害防治中重点应选用的农药品种介绍如下:
早疫病原菌属链格孢真菌,化学防治中以用百菌清、异菌脲、科博为主,可交替使用,也可两两相配而混用。
褐纹病原菌属拟茎点霉真菌,化学防治以百菌清、加瑞农为好,也可两者混用。
褐斑病原菌属叶点霉真菌,化学防治使用百菌清、多菌灵,也可两种混喷。
褐色圆星病原菌属尾孢真菌,化学防治中以使用百菌清、十二烷胍(多果啶)、多菌灵为主。
黑枯病原菌属棒孢真菌,适用化学农药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科博。
斑枯病原菌属壳针孢真菌,适用化学农药为百菌清、甲霜灵·锰锌、十二烷胍、二氯异氢尿酸钠。
赤星病原菌也属壳针孢,适用化学农药同斑枯病。
细菌性褐斑病原菌属细菌,适用化学农药为铜制剂及链霉素,也可结合防治真菌病喷用世高、苯噻氰。
煤斑病原菌属假尾孢真菌,适用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万霉灵、乐必耕。
褐轮纹病原菌属壳二孢真菌,适用化学农药为百菌清、甲基硫菌灵。
细轮纹病原菌属茎点霉真菌,适用化学农药为百菌清、苯环已锌。
拟黑斑病原菌属链格孢真菌,适用农药同早疫病。
假尾孢褐斑病属假尾孢真菌,适用农药同煤斑病,也可用加瑞农防治。
从总体上看,上述13种初发为小黑点的叶部病害,防治中有9种是可用百菌清进行防治的,又因茄子上用百菌清对绵疫、灰霉、菌核、叶霉、白粉病都有效,所以防治茄子病害,要以百菌清为主。百菌的广谱,不易产生抗性,也不易产生药害,能和绝大多数杀虫、杀菌、杀病毒药物及叶肥、生理调节剂混用的特点,更加强了百菌清在茄子用药上的首选地位。
二、大棚茄子叶部其它病害及其防治
除上述茄子叶部13种病害以外,在叶部发生的病害尚有绵疫、灰霉、白粉、叶霉、菌核、黄萎、枯萎和病毒病。
绵疫病来势猛,发展快,常造成很大损失。引发绵疫病的病原菌是疫霉菌,开始为害以近地面的茄子果实为多见,先造成果肩近萼片处或是果顶部位生水浸状近圆形斑,黑褐色稍凹陷,使果实腐烂,表面生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稀疏的霉,发生落果,地面潮湿时会发生很多白霉。叶子和茎秆也能发病,都是生白灰色霉状物造成腐烂,在湿度高、浇水多、土质黏、重茬地发病多。
防病除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防止潮湿、改良土壤外,在发病前喷用百菌清防病侵染。发病初期及时喷用:安克、灭克或普力克,也可喷用25%烯肟菌酯倍或52.5%抑快净或70%丙森锌倍,或丙森缬霉倍进行防治,每周喷用一次,连喷两次。
灰霉病多在12月份之后,棚内湿度大温度低时大发生,果实、叶片、茎秆都能受害。常是残花先染病,后传到果实上,造成果实从果顶或萼片附近发生褐色腐烂斑,生灰霉毛,叶和茎被侵染也发生褐斑湿腐,生灰霉。
防治办法:除降湿外,可以采用一沾二喷三熏的办法防治。即以-倍的速克灵或扑海因蘸花防侵染,药水中加入倍害立平展着剂或倍洗衣粉以增加着药量,白天喷药用多霉清倍或农利灵倍或使百克倍或50%的速克灵或异菌脲-倍。对已有抗药的地区可喷用25%啶菌恶唑倍液,湿度大或雨雪天时应把喷雾改为喷粉尘。在喷药的当晚应用烟雾剂熏棚,可亩用百速烟剂克或亩用菌核净克熏烟。办法是点燃木柴或玉米芯待冒过烟后移入大棚中,药撒火上发烟熏之。
菌核病防治与灰霉病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菌核病生白霉,菌孢子多由土壤中的子实体喷发,后传播致病。因此要铺设地膜防其孢子喷出传播,防治用药物同灰霉病。
白粉病,秋后和早春要注意防治。可早期喷用27%的高脂膜80倍液,或喷用30%的氟菌唑(特富灵)0倍,其中混加农抗或武夷霉素倍,或喷用10%恶醚唑(世高)0倍混百菌清倍一同喷用,效果更好。
叶霉病主要为害茄子叶片和果实,叶子受害正面生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的黄斑,相对应的叶子反面生浅绿色绒毛状霉,后色变深,能造成落叶也能侵染果实,使果皮由黄褐变黑色发亮,造成凹陷斑。可用47%加瑞农倍或3%多氧氢倍或10%恶醚唑0倍或65%多果啶倍进行防治。重点喷好叶背面。
黄枯萎病都会导致茄子叶片向下向上变黄、枯萎,有的仅一侧叶片或叶子一边变黄,中午叶片萎蔫,早上恢复是开始时的特点;也有的叶子生枯斑,后期落叶、枯死。防治办法:除种子苗木消毒外,可用抗病砧木、嫁接防病,也可在定植期于根部或定植穴中灌用生物菌制剂,此后接着施用同种类的生物菌肥;再是于定植后灌用DT倍混加甲基立枯磷倍或混加多菌灵倍液,每株灌用-毫升,每个生长周期灌一次。
病毒病的防治,要做好:①种子消毒。可用10%磷酸三钠泡种20分钟后洗净再育苗。②防传毒害虫。可在苗期设置防虫网,在移栽前以吡虫啉喷打棚前棚后及棚内杂草和蔬菜,棚放风口设防虫网,内设黄色黏虫板,黏杀蚜虫、粉虱等传毒害虫。发病初喷用病毒A倍或病毒必克倍混加宁南霉素倍或生理平衡剂倍。温度高时应增加喷用次数,并注意降温防干旱。
种了好几年菜,这些常识居然还不知道!1、什么叫无公害蔬菜?
就是上市的蔬菜要达到3个不超标:即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有害微生物不超标,最终实现“安全、优质、营养”六子的标准。
2、什么叫绿色食品蔬菜?
绿色食品蔬菜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蔬菜。由于环境保护有关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最佳的生态环境,因此定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蔬菜非常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检测结果,不禁止使用农用化学品,化学农药要求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因此,从标准的严格程度上讲,有机蔬菜要求最严,绿色食品的蔬菜次之,无公害蔬菜再次之。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两种。
3、什么叫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的主要特点就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适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因此,有机蔬菜是一种真正的无污染、富营养、高质量的环保安全食品。有机蔬菜的确认必须由专门的认证机构进行审核后,领发有机食品证书后才能够打有机食品标识销售,而且基地、加工、生产各环节每年还要检查一次。
4、哪些是蔬菜上禁用农药?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41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38种)
百草枯水剂
自年7月1日起停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
自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在蔬菜上限制使用的农药
中文通用名
禁止使用范围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
蔬菜、果树、茶树、中草药材
毒死蜱、三唑磷
自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5、打农药中毒的解毒药品有哪些?
1)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只对有机磷农药的急性中毒有效。对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无复能作用。
2)硫酸阿托品。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解毒药物。
3)琉基类络合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酸钠、二巯基丙醇、巯乙胺等,对砷制剂中毒有效。
4)乙酰胺。它可以使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潜伏期延长症状减轻或制止发病,效果较好。
6、一天中什么时间打药为好?
根据天气、蔬菜生长等多方面因素,打药时间冬季(12月初~2月下旬)上午10点~下午2点;夏季(3~11月)下午4点以后,早晨打药由于有露水会中和稀释农药,使药效下降,更由于很多蔬菜是清晨或上午开花、授粉,打药会把花粉打湿而造成不能受精,最后导致落蕾落花。中午打药由于温度高、光照强,很多害虫停止取食;更由于很多农药见光分解加快,所以防治效果会显著下降;高温还会引起打农药中毒。
现在很多菜农家中备有矿工灯,即便于晚上打药又便于晚上摘菜,一举两得,可以一试。
7、为什么打药主要打在叶背面?
因为很多病虫害都在叶子背面,更重要的是植物60%~80%毛孔都在叶正面,而80%以上的气孔(也就是植物的嘴巴)都在叶子背面,所以要使农药和肥料能够很好被植物吸收,就必须把农药和肥料喷雾在叶背面。但药液不能打的滴水,因为打到滴水,药和肥就会随水掉到地下去,那么药效和肥效都会下降。
原来肥料之间还有这么多的“恩怨情仇”,不知道损失大了!肥料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矛盾。比如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与土壤中的有效锌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锌沉淀,而引起土壤有效锌的缺乏。不仅如此,多余的有效磷还会抑制作物对氮的吸收,引起氮的缺乏。比如多施钾肥,多余的钾会减少作物对氮、镁、钙、硼和锌的吸收,引起农作物体内缺乏这些营养元素。即使是有机肥也不可过多施用。如果施用过多,土壤中微生物与农作物会出现“争氮”“夺氮”的矛盾,引起土壤一段时间内暂时缺氮,而且多余的有机质与锌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会降低锌的有效性。
要防止肥料之间“相克”,可采取以下方法:一、尽可能做到平衡施肥
对农作物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不仅浪费了肥料,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易导致其他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需肥结构的不同和土壤的供肥能力,做到量出为入,不偏不少营养元素的平衡,这样就可以相安无事。
二、另外,还要根据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关系,要增同增,要减同减
相对单质肥料而言,复合肥或复混肥营养元素的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和协调。因此,施肥时应以复合肥为主,以单质肥料为辅,如对于以块茎、块根为收获对象的蔬菜等需钾量大的农作物,可在施用硫基复合肥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硫酸钾单质肥料作补充。
三、错开施用时期或施用部位
锌肥和磷肥若混施,必然会产生“相克”。因此磷肥应作底肥或基肥施用,锌肥应作追肥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追肥为主,微肥应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
四、缩小接触范围
氮、钾肥可采用撒施的方法;磷肥可采用集中施肥的方法;微肥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局限在根部这一较小的范围内,尽量不与大量元素接触。
肥料含有多种元素,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时期所需元素及用量均有所区别,但是这些元素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哪些元素会有拮抗作用?这些基本的问题可得掌握,日后施肥一定用得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各元素之间会起反作用:
氮:吸收硝态氮要比吸收氨态氮难;施用过量的钾和磷都影响对氮的吸收;缺硼不利于氮的吸收。
磷:增加锌可减少对磷的吸收;多氮不利于磷的吸收;铁对磷的吸收也有拮抗作用;增施石灰可使磷成为不可给态;镁可促进磷的吸收。钾:增加硼促进对钾的吸收,锌可减少对钾的吸收;多氮不利于钾的吸收;钙、镁对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钙:钾影响钙的吸收,降低钙营养的水平;镁影响钙的运输,镁和硼与钙有拮抗作用;铵盐能降低对钙的吸收,减少钙向果实的转移;施入钠、硫也可减少对钙的吸收;增加土壤中的铝、锰、氮,也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镁:钾多影响镁的吸收,多量的钠和磷不利于镁的吸收,多氮可引起缺镁。镁和钙、钾、铵、氢有拮抗作用,增施硫酸盐类可造成缺镁。镁能消除钙的毒害。缺镁易诱发缺锌和缺锰。镁和锌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铁:多硼影响铁的吸收和降低植物体中铁的含量,硝态氮影响铁的吸收,钒和铁有拮抗作用,引起缺铁的元素比较多,它们的排列顺序为NiCuCoGrZnMoMn.钾不足可引起缺铁;大量的氮、磷和钙都可引起铁的缺乏。
硼:铁和铝的氧化物可造成缺硼;铝、镁、钙、钾、钠的氢氧化物可造成缺硼;长期缺乏氮、磷、钾和铁会导致硼的缺乏;增加钾可加重硼的缺乏,缺钾会导致少量硼的中毒;氮量的增多,需硼量也增多,会导致硼的缺乏。锰对硼的吸收不利,植株需要适当的Ca/B和K/B比(如:葡萄健株的Ca/B为毫克当量,K/B为毫克当量)。以及适当的Ca/Mg比。
硼对Ca/Mg和Ca/K比有控制作用。
几种能形成络合物的元素,如锶、铝和锗有临时改善缺硼的作用。
锰:钙、锌、铁阻碍对锰的吸收,铁的氢氧化物可使锰呈沉淀状态。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使锰被固定。钒可减缓锰的毒害。
硫和氯可增加释放态和有效态的锰,有利于锰的吸收,铜不利于锰的吸 收。
钼:硝态氮有利于钼的吸收,氨态氮不利于钼的吸收;硫酸根不利于钼的吸收。多量钙、铝、铅以及铁、铜、锰都阻碍对钼的吸收。处于缺磷和缺硫的状态,必然缺钼,增加磷对钼的吸收有利,增加硫则不利;磷多时需钼也多,因此,磷过多有时会导致钼的缺乏。
锌:使锌形成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则成不可给态。植物要求适当的p/Zn比(一般为~,大于则缺锌)。磷过量会导致缺锌,氮多时需锌量也多,有时也会导致缺锌,硝态氮有利于锌的吸收,氨态氮不利于锌的吸收。增多钾和钙不利锌的吸收。锰、铜、钼对锌吸收不利。镁、锌之间有互助吸收的作用。缺锌会导致根系中少钾。土中有Si/Mg比率低的粘粒会缺Zn,锌拮抗铁的吸收。
铜:施用生理酸性氮或钾肥等可提高铜的活性,有利于吸收。生成铜的磷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则有碍吸收,所以富含Co2、碳酸和含钙多的土壤,不利于铜的吸收。多磷会导致铜。土壤嫌气状态产生H2S也有碍铜的吸收。铜还与铝、铁、锌、锰元素拮抗。氮多时也不利于铜的吸收。
土壤理化性质的不良:这里所说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与养分吸收有关的因素。正常而旺盛的地上部的生长有赖于根系的良好发育,根系分布越深越广,吸收的养分数量就越多,而且可能吸收到的养分种类也越多。土壤僵韧坚实,底层有硬盘、漂白层、地下水位高等都会限制根系的伸展,减少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加剧或引发缺素症。高的地下水位如一些低地,在梅雨季节地下水位上升时期作物缺钾症较多发生,而在钙质土壤中,高的地下水位还使土壤溶液中重碳酸离子(HC03-)增加而影响铁的有效性,从而引发或加剧缺铁症等。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使土性恶劣养分贫瘠的底土上升也常成为缺素的原因。
改良土壤通透性咱有办法番茄属于深根性作物,根系发达,然而番茄根系对氧气的偏好性很强,只有在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良好。一旦土壤板结,透气性变差,轻则导致根系不下扎,集中与地表,重则导致根系活性下降,抗病性减弱,容易发生各类根部病害,加重死棵问题发生。
从另一方面看,土壤通透性改善后番茄的产量可以大幅提升,最典型的实例就是无土栽培。近年来,江苏绿港等推广的椰糠无土栽培模式,其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基质的透气性特别好,根本不存在缺氧问题,搭配适宜的营养液配方,可以让番茄产量提升30%以上。
结合番茄的根系特性和土壤状况,改善土壤通透性将成为下一步土壤改良的主要方向。
板结是影响土壤通透性的最大问题近年来,土壤问题不断加重,死棵等根部问题高发,蔬菜长势变弱,产量下降,分析其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壤透气性不断下降。跟人一样,生活在雾霾严重、出门需要戴口罩的环境下,与生活在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其身体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土壤透气性的差异,可比空气变化严重无数倍,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传统的土壤栽培,受土壤透气性变动的影响很大,根系常常受到缺氧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用,需要扩展更多的根系、更广的范围,才能应对土壤透气性的变化,提高抗逆性,让蔬菜增产、稳产。
长时间的耕种,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土壤通透性下降明显。据调查,山东、河北、河南等主要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都在1%以下;而作物生长良好最适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在2%以上。而北方地区新建大棚多采用下挖式,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耕作层土壤全部堆到了后墙上,棚内新的耕作层则为生土,有机质含量更低。
没有有机质的土壤,通透性很差,尤其是浇水后,极容易在地表形成板结层,严重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在特定环境下,根系受到的伤害严重,大量幼根、根毛等消亡,活性降低,抗性下降,还会加重根部病害发生,这其实就是近年来各地番茄大量死棵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不断进行的浇水,造成间歇性土壤中水分过量,空气减少,根系处于缺氧状态,就会造成大量毛细根死亡,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浇水后地膜下大量的“白根”随之消失,这种阶段性的伤害一直存在与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根系也一直处于生长、损伤,再生长、再损伤的循环过程中,让蔬菜生长收到很大影响。
而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土壤栽培时间延长,生产指数提高,土壤休养生息的机会也大幅减少,加上施肥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即使在山东寿光等长期连续使用大量有机肥的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没有明显提升,大多数棚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仅有1%-1.5%。而在底肥有机肥用量较少的地区,有机质更是在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团粒结构减少,微生物平衡被破坏,板结更加严重,也使得土壤透气性不断下降。
土壤问题日益突出,解决措施刻不容缓,很多地区新建大棚种了四五年,就出现各种问题,效益大降,让很多菜农认识到了养护土壤的重要性。那么,土壤改良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对比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的差异,毫无疑问,改土最关键的一点应放在改善土壤透气性上。
用好草炭这个宝土壤改良效果好增强土壤透气性,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要有正确的方式,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要增强土壤透气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善土壤自身理化性质,提高有机质含量,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提高土壤透气性。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料储存的仓库,也是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主体成分,增施有机肥是改良土壤最重要的手段。团粒结构是土壤透气性最好的状态,此时,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大,透气性强。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称之为“海绵田”,作物产量最高。要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肥用量是菜农最常用也是最熟悉的手段。然而,有机肥分解快速,分解后真正能形成有效腐殖质的数量极少,如使用10方粪肥后,大量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形成腐殖质的数量可能只有几公斤到几十公斤而已,有效利用率很低。
近年来,草炭土在改良土壤方面的作用收到专家的认可。草炭土是一种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已经经过数万年的发育,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等。与有机肥相比,草炭中腐殖质等最大的优势就是性质已经非常稳定,不容易分解,可以长时间存在于土壤中,持续改善土壤结构。而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方面,草炭土展现出了极好的应用前景,已经有上市产品上市销售。目前,草炭土广泛应用于工厂化育苗行业,用量巨大。质量较好的进口草炭育苗基质,每袋(升)价格多在-元。而国产的草炭土价格更加低廉,质量较好的草炭土价格也不足进口草炭土的一半,质量稍差的价格更低。选用一般的草炭土,每方价格也就在一百多元,所能起到的效果却远远超过一方粪肥。
饱受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的菜农,不妨多用点草炭土试试,相信一定可以起到令你满意的效果。除此之外,一些新技术对改善土壤透气性效果也非常好,菜农可酌情选择使用,如本报报道过多次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说是改善土壤透气性的不二良法。
用好肥更要翻好土打造健康的耕作层在合理施用底肥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增施生物菌肥、甲壳素、腐植酸等功能性肥料,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有机质多了,土壤结构不一定良好,还需要增施生物菌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才能促进有机肥分解,形成对改良土壤作用巨大的腐植酸等有效成分。目前,市场上生物菌肥种类繁多,既有腐熟粪肥、改良土壤的,也有预防病害、减少死棵的,菜农要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底肥施用后,应选择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的菌肥,如肥力高、菌养多多等;蔬菜定植时,则应选择防病为主的菌肥,如激抗菌壮苗棵不死、大源落地生根等;蔬菜定植后追肥,则应选择防病和增氮解磷解钾为主的菌肥,以预防病害、提高肥效为主要作用。
除生物菌肥外,市场上还有很多对改良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效果很好的功能性肥料,如腐植酸、甲壳素等。土壤中真正能够长期存在、改善土壤结构的主要是腐植酸,而施入的有机肥真正能够转化成腐植酸的并不多,菜农可直接选择优质的腐植酸产品,随水冲施即可,起效快,效果好,如特优根等。除此之外,甲壳素、海藻酸等对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效果良好,菜农可酌情选用。
土壤透气性变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耕作层变浅,犁底层上浮,20厘米以下的土壤透气性很差。尤其是对于那些建棚较早,过去又一直使用耕作深度较浅的旋耕机的大棚,耕作层变浅已经成为影响蔬菜生长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旋耕机旋刀大约25厘米长,入土则在15厘米左右,每年耕地后,看着翻起的土壤很厚,但那是虚的,实际浇水过后耕作层土壤绝不超过20厘米,长此以往,犁底层没有被破坏,透气性越来越差,不利于根系深扎,培育壮棵。所以,菜农应该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耕,打破20厘米左右的犁底层,改善土层结构,使植物根系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用好肥提高土壤活性,深翻土增加耕作层厚度,让根系生长的环境更加宽广,才能促进根系健康生长,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减少破坏确保土壤通透性持续良好土壤翻耕后,土壤透气性良好,但如果维护不当,土壤透气性下降很快,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也很大。要注意改善栽培管理措施,减轻对土壤透气性的破坏,保持土壤透气性良好,创造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这是保证蔬菜高产稳产的基础。
一是起垄栽培。
这些年来,棚室蔬菜栽培中我们一直大力推荐起垄栽培,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土壤透气性,也有利于冬季快速提高地温。当前,使用较多的起垄栽培模式为M型起垄,大沟为操作行,小沟为种植行,垄肩内侧定植蔬菜。
二是改善地膜覆盖方式和时间。
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贴着地表覆盖,尤其是操作行内,势必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造成根系缺氧,并影响二氧化碳的逸出,造成土壤氧气缺乏、二氧化碳过多的环境,抑制根系呼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缺素,引起黄叶、早衰。为了减轻覆盖地膜对土壤透气性的影响,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种植行覆盖地膜,但需要起拱,将地膜撑起来,不要与地面直接接触;而操作行覆盖秸秆,既保证了地温,降低了湿度,又减轻了走动时对土壤的踩踏压实,增强了土壤透气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地膜的覆盖时期,对冬春季蔬菜来说,就是“晚盖早揭”,以促进苗期根系深扎,减轻地膜对后期土壤透气性的影响。
三是多次中耕,打破地表板结。
中耕是蔬菜生长期打破地表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但受当前栽培模式的影响,菜农中耕次数越来越少,最多定植后中耕一两次,覆盖地膜后就不再进行中耕,造成土壤表层板结越来越重,透气性严重下降。尤其是仍然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的大棚,地表板结尤为严重。这里,记者郑重提醒菜农朋友,一定要重视中耕操作,可在定植后连续中耕2-3次,促进苗期根系深扎,培养健壮根系;覆盖地膜后,可每隔一个月左右,轻轻揭开地膜中耕一次,结合追施部分有机肥等,效果很好。
四是改善浇水方式。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破坏土壤结构,对土壤侵蚀、压实作用很强,浇过一次水,可以看到地表明显出现板结层,土壤透气性严重下降。而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微灌方式(包括喷灌、滴灌等),因为浇水时间长,是慢慢地侵润土壤,没有积水存在,因此对土壤的破坏明显减轻。使用滴灌的地区,菜农普遍反映,蔬菜拔园后棚内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性更强。
精述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肥料的分类根据肥料中物质形态不同,肥料可以分为:
无机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
无机肥采用提取、机械粉碎和化学合成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无机盐态肥料,又称矿物肥料、矿质肥料。由于绝大部分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有时也将无机肥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化肥中主要含有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要经过化学工业生产。按养分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氮肥只含氮养分,常用的有尿素(含氮46%)、硫酸铵(又称硫铵、肥田粉,含氮20.5-21%)、氯化铵(含氮25%)、碳酸氢铵(碳铵,含氮17%)、硝酸铵(硝铵,含氮34%)等;
磷肥只含磷养分,常用的有过磷酸钙(普钙,含五氧化二磷16-18%)、重过磷酸钙(重钙,含五氧化二磷40-50%)、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20%)、钢渣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5%)、磷矿粉(含五氧化二磷10-35%)等;
钾肥只含钾养分,常用品种有氯化钾(含氧化钾50-56%)、硫酸钾(含氧化钾48-52%)等;
复合肥料经化学合成而得,含有两种以上的常量养分,常用品种有磷酸二铵(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磷酸二氢钾(含五氧化二磷52%,含氧化钾34%)等;
复混肥料由两种以上化肥或化肥与有机肥经粉碎造料等物理过程混合而成,含有两种以上常量养分,品种繁多。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按总养分含量分为高浓度(总养分含量≥40.0%)、中浓度(总养分含量≥30.0%)、低浓度(总养分含量≥25.0%)三档。
掺混肥料又称BB肥。由两种以上化肥不经任何粉碎造料等加工过程直接干混而成,含有两种以上常量养分,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有总养分含量不低于35.0%。
微量元素肥含有植物营养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硼、铜、锰、钼、铁等,可以是只含有一种微量元素的单纯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多种微量和大量营养元素的复混肥料或掺混肥料。
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化肥有:GB-1尿素,GB-1碳酸氢铵,GB-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GB63-9复合(混)肥料、GB-6农业用硫酸钾,GB-6钙镁磷肥,GB-6过磷酸钙,GB-8掺混肥料(BB肥),GB-8粒状重过磷酸钙等。
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化肥有:GB/T-氯化铵,GB/T-6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GB/T-6农业用硝酸钾,GB/T-7农业用硫酸钾镁肥等。
有机肥能直接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并富含有机物质的肥料。常用品种有绿肥、人粪尿、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和废弃物肥料,此外还有泥肥、熏土、坑土、糟渣等。
有机肥料是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NY-2适用于这一类有机肥料。
近年来,随着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推进,味精行业用富含氮元素的废水生产有机氮肥,造纸行业用富含钾元素的废渣生产有机钾肥,城市有机垃圾及城市污泥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腐熟后制成肥料,其中不少以有机肥料命名。目前,工业化生产的有机肥料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有的执行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NY-2,有的制定了行业标准,如轻工部标准QB/T-7生物发酵肥,有的执行企业标准,养分含量指标高低不一。
微生物肥料狭义的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如传统的固氮、解磷、解钾细菌。微生物肥料不能直接提供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和多种矿质元素),而是通过大量活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积极活动来制造和协助作物吸收营养物质或产生生长激素来刺激作物的生长,由于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微生物肥料有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NY-微生物肥料。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是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的结合体,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含有微生物的制品,可以代替化肥,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这类肥料执行农业部标准NY/T-4复合微生物肥料,也有部分产品执行企业标准。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指含有有机物质和无机营养的复混肥料。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机物质采用加工过后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城市有机垃圾、污泥、秸秆、木屑、食品加工废料等)以及含有机质的物质(草炭、风化煤、褐煤、腐殖酸等)。有的加入微生物菌剂和刺激生长的物质,自称为有机活性肥料或生物缓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国家标准。
一肥三剂中的“三剂”指什么?1、土壤调节剂。指“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的物料”。这类物料是施入土壤发挥作用的,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土壤酸碱度调节剂、土壤结构改良剂、土壤保水剂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植物体以促进或抑制其生长为主要功能,并对肥料的功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矮壮素等。
3、肥料增效剂。是指添加于肥料之中,用以促进和改善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提高肥料的物料。如速效氮肥中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延长肥效;磷肥中加活化剂可以降低磷在土壤中退化和抗固定能力。
绿色高效植保农业,长按识别图中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