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亲贝网综合
最近,一款名为一扫光药膏的小儿常用药物,因被要求删去“小儿胎毒”这项用途而引起 一扫光药膏为橙黄色的软膏,具特异香气。资料显示,一扫光药膏的方剂出处是《中国药典》《金匮要略》《伤寒论》;主要成分是红丹、轻粉、铅粉、松香、石膏(煅)、枯矾,可以消肿,解痒,止痛;功能主治曾包括小儿胎毒,湿疹,黄水疮及疥癣类疾病。 但是,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一扫光药膏新的说明书要删除“小儿胎毒”一项,并增加警示语:本品含轻粉、铅粉、红丹,长期或大量使用可导致铅、汞蓄积中毒。新说明书“不良反应”一栏,监测数据显示,一扫光药膏主要不良反应涉及皮疹、瘙痒、水肿、疼痛、过敏及类过敏反应等。有本品致儿童铅中毒的文献报道。有本品组方药材铅粉、红丹外用致儿童及成人铅中毒,组方药材轻粉致汞中毒的文献报道。 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该药膏在“禁忌”一项明确标注“对本品及组方成份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禁用。”在注意事项中也应包括“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急、慢性铅、汞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体征和相关临床表现,定期检查血铅、血汞及肝肾功能。不宜久用,不可过量使用”。 另外,胎毒是中医的说法,在西医里属于一大类疾病。儿科医生提醒家长,不可盲目去胎毒。不少老一辈人迷信去胎毒,宝宝刚刚出生就要灌点黄连水或金银花水“去毒”。但是,不是所有胎毒都可以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中药,要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辨证分型施治。医院临床一般很少用外擦药膏去胎毒,通常是让宝宝多喝水、口服少量清热解毒的中药或中成药。
我们必须学会一些基本的儿童用药特点
1小儿用药特点1.药物吸收多 口服用药时,婴幼儿的胃酸偏少,胃酶活性较低,胃排空迟缓,肠蠕动不规则,特殊转运能力弱,某些易受胃酸、胃酶和肠道酸碱度影响的口服药物,小儿的吸收量较成人多。 皮肤用药时,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药物容易透皮吸收,皮肤破损时吸收量就更多了。如有用硼酸溶液湿敷治疗尿布皮炎,发生病儿中毒死亡的报道。故皮肤用药,小儿的吸收量也较成人多。 2.血药浓度高 一方面,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细胞外液较多,这样就影响了某些按脂——水分配系数在体内分布的药物(如磺胺、青霉素、头孢菌素、速尿等),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 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体内血清蛋白量不仅比成人少,而且与药物的结合力也较弱,因而造成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3.代谢排泄能力弱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有赖于肝脏和肾脏功能是否健全。婴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所以对药物的清除和排泄较慢。 如新生儿用磺胺类药物可使血胆红质浓度增高加之代谢能力较低易出现核黄疸症。 又如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服用氯霉素后可引起“灰婴综合征”。故小儿不准服用氯霉素和磺胺药物。
2儿童用药禁区镇静、催眠与抗惊厥药 哌醋甲酯:6岁以下避免使用 氨甲丙二酯:6岁以下不用 抗癫痫与抗帕金森氏病 苯妥英钠:癫痫持续状态,小儿不作首选 地西泮:6月以内的婴儿慎用 苯海索:4岁以下儿童不用或慎用 麻醉药相关 丙泊酚:诱导麻醉2~2.5mg/kg;维持麻醉0.1~0.2mg/kg;3岁以下不宜使用 利多卡因:早产儿半衰期延长慎用 泮库溴铵:对新生儿、未成熟儿作用时间长,使用警惕过量 镇痛药 吗啡:1岁以内不用 氨酚待因:7岁以下不宜使用 呼吸系统 溴己新:多用于年长儿(6岁) 喷托维林:一般用于5岁以上 右美沙芬:2岁以下要遵医嘱 福莫特罗:4岁要遵医嘱 丙卡特罗:早产儿、新生儿、年幼儿慎用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4岁应慎用,遵医嘱 孟鲁司特钠:2岁国外有颗粒剂,但需遵医嘱 消化系统用药 胶体次枸橼酸铋:年幼儿一般不宜服用本品 雷尼替丁:8岁以下禁用 奥美拉唑:婴儿慎用 比沙可啶:6岁以下禁用 酚酞:婴幼儿禁用 活性炭:小于3岁如伴长期腹泻腹胀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以下儿童使用 东莨菪碱:乳幼儿、婴儿慎用 多潘立酮:1岁以内应特别慎用 西沙比利:早产新生儿不建议使用 磷脂酰胆碱: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注射液 柳氮磺吡啶:2岁以下小儿禁用 泌尿系统 螺内酯:小于2岁应用应遵医嘱 内分泌系统 二甲双胍: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呋辛酯:药品不可嚼碎服用,5岁以下不宜用 头孢孟多: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丙烯:小于6月婴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哌酮: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 头孢克肟:小于6月婴儿慎用 头孢泊肟酯: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未确立 头孢吡肟: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及疗效未确定 美罗培南:小于3月暂不推荐使用 氯霉素: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 乙酰螺旋霉素:小于6月安全性尚不清楚 克拉霉素:小于6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阿奇霉素:6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小于16岁儿童静脉注射安全性均不清楚(新增加) 氨基糖苷类:药典小于6岁慎用,浙江省版抗生素应用指导为禁用, 多粘菌素B:不推荐小于2岁小儿使用 克林霉素:小于1月新生儿不宜应用,(某些药品说明书中为4岁以下慎用) 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禁用 磺胺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甲氧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呋喃妥因:新生儿禁用 喹诺酮类: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如病情需要,应完善知情告知。 利福平::不用于新生儿,少用于3个月内婴儿 酮康唑::2岁以下不宜使用,2岁以上慎用 氟康唑::6月以下小儿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定 氟胞嘧啶:儿科用药安全性尚不清楚 金刚烷胺:不宜用于1岁以下婴儿 阿昔洛韦:2岁以下小儿用药剂量未确定 扎那米韦:小于7岁用药安全性不详 左旋咪唑:2岁以下禁用 甲苯达唑:2岁以下慎用 阿苯达唑:2岁以下慎用 吡喹酮::4岁以下小儿用药安全性未肯定 解热镇痛类 阿司匹林:目前不推荐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 赖氨匹林:同阿司匹林 尼美舒利:不推荐作为一线退热药(年5月20日后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布洛芬::用于3月以上儿童 抗过敏药 苯海拉敏:新生儿、早产儿忌用 茶苯海敏:新生儿、早产儿忌用 异丙嗪:2岁以下小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或早产儿不宜使用,婴幼儿慎用 富马酸酮替芬:小于6月儿童禁用 盐酸羟嗪:婴幼儿禁用,6岁以下慎用 赛庚啶:小于6岁一次剂量不超过1mg,2岁以下不宜使用 氯雷他定: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不清楚 富马酸氯马斯汀: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营养用药 脂肪乳注射液:新生儿和未成熟儿伴高胆红素血症或肺动脉高压者慎用 维生素A(视黄醇醋酸酯)(可能是大剂量的)婴幼儿对大量或超量维生素较A敏感,应谨慎使用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1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免疫增强剂 匹多莫德: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 皮肤科用药 磺胺嘧啶银:2月以下婴儿禁用 卤米松:2岁以下儿童慎用 樟脑:婴幼儿禁用 他克莫司:2岁以下儿童禁用 吡美莫司:2岁以下儿童禁用 鼻用抗过敏药 丙酸倍氯米松:6岁以上使用 糠酸莫米松:3岁以上使用
左下角阅读原文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白癜风必须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