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用药“别乱套”,小心中毒!
种植香菇最常见的几种药物,杀虫药、灭菌药、增产肥等等,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很多时候,菇农为了方便,自己胡乱的搭配用药,结果不但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还适得其反,导致菌棒出现中毒的现象。
一、同名不见得同效
现在食用菌用药逐渐走向正规化,产品名字基本以成分为主,品牌为辅。这也让一些菇农朋友产生混淆,误以为同一个名字的药一定一样的作用。近期就有位朋友,他家菌棒出现了绿霉菌,经过抠挖以后,还是控制不足,于是选择喷施药物。
对于绿霉菌,市场上的药物很多,如常见的绿霉净、老虎油等等。其他们的主要成分基本都为二氯异氰尿酸钠,所以在产品的正面上,基本都有这样的字样。而大棚灭菌药中,很多产品的成分也是二氯异氰尿酸钠。
看到药物名称相同以后,恰好这位朋友家大棚灭菌时剩下了许多灭菌药,于是就误以为与绿霉菌和老虎油同样的效果。
其实虽然他们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作用也大不相同,不同比例的药物将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因此大家不能只看名字就随意的使用,这样将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购买药物和使用药物,一定听取销售人员讲解,专药专用。
二、两种产品不能搭配
在我们种植香菇过程中,经常出现同时用药的现象,比如菌棒感染杂菌,又有虫害。那么这些药是否可以同时喷施呢?
其实每种产品都有独立的特性,很多产品之间是不允许混合或同时使用。以销售的增效酶为例,这款增产产品不得与强碱、强酸性药、肥混合使用。所以大家在喷施药物的时候,不能为了省力,而将一些药物兑在一起同时喷施。避免药效消失,更避免引起其他副作用。
三、每个产品不要过量使用
很多朋友为了急于求成,加大产品的用量。其实这样不仅浪费金钱,还可能导致浓度过高。每个产品的用药量在出厂时期就已经计算好,是最适宜的用量。就像我们人吃药一样,明明一片药就能吃好,很多人吃几片药,不但没有了效果,还很可能出现药物中毒。
除了人吃药举例以外,还有经典的例子。我们家家户户都使用化肥,一亩地如果使用一袋化肥正好,如果使用量大,很可能导致烧苗现象的发生。
所以在使用药剂时,大家一定记住以上三点,这样才能避免副作用的出现。
小菇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