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不知情盘点那些吃下的毒食品

导读并非“改革开放”前的食品就靠谱,有人不知情下已经食用了大量镉米。以前的食品就更绿色?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曝光,不少人们怀念计划经济时代的食品是安全绿色的。事实上,50~80年代,65%人口已在不知情下食用镉米,大米种植中巨毒农药已处于使用高峰期,而大米国家标准直到年才出台。仅就此来看,并非“改革开放”前的食品就靠谱。事实上中国直到90年代初期才有绿色食品,在此之前人们对食品绿色与否并无概念;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和农药残留甚至比现在有过之无不及。近99%未经处理的污水被直接用于农田灌溉,65%人口在不知情下食用了“镉大米”。40年代起北京附近就已开始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年更是列入了国家科研计划,开始兴建污水灌溉工程。尽管年制定了污水灌溉暂行水质标准,但由于北方水资源短缺,污水灌溉面积依然逐步扩大,到70年代末已约占全国污水灌溉面积的85%。污水灌溉已大面积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却仍旧滞后,50~60年代最大日处理量仅5万立方米左右。据中国历年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情况统计,直到年全国每日污水处理率亦不足1.56%。也就说,近99%未经处理的污水被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致使全国1/5的耕地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其中镉金属在食物中的吸收累积力甚强,人们一旦食用,短期的不会立即显现,长期的则会在10~30年间逐渐出现镉慢性中毒症状。据日本资料显示,每天少量摄入镉,50年后有10%的人会出现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的现象。另据美国农业部专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而中国近65%的人口都以稻米为绝对主食,并在对污水灌溉以及土壤污染问题不甚明了的情况下食用了“镉大米”。但因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直到10~20年后人体才逐渐显现镉中毒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广西桂林思的村,当年多位土壤学者在论文和讲义中直称那里不少村民具有疑似年日本富山县镉污染致人体“痛痛病”的初期症状,而历史数据亦显示该村耕地土壤早在60年代前就已被镉污染。然而,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直到年被媒体曝光后才为人们所知晓。此外,沈阳张士灌区年开始引用污水灌溉稻田,直到年才有条件监测出灌区糙米含镉量,当时最高已达2.6毫克/千克,是国家允许值0.2毫克/千克的13倍,20多年后更是测出稻田含镉量达到5~7毫克/千克,而当地居民尿中低分子蛋白阳性率亦在逐年增加,也就是说慢性镉中毒已对他们的肾脏器官造成影响。对有机氯农药弊端无知的情形下,20世纪50~80年代巨毒农药已处于使用高峰期。粮食种植过程中,土壤除了受无处理污水灌溉影响,亦受到巨毒农药侵入。年以后直至6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广泛使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等多种有机氯农药。可因有机氯农药具有挥发性小、使用后消失缓慢以及难于降解等特性,一旦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作用,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就会进一步得到农集和扩散。而进入人体的有机氯农药则会在肝、肾、心脏等组织中蓄积,或通过母乳排出,或转入卵蛋等组织,进而影响后代。伴随著有机氯农药被大量用于水稻种植及粮仓贮藏等方面防治虫害,其带来的残留毒性愈发引起世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d/11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