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法规动态
水污染防治法大修确立排污许可制核心地位
相关资讯
环保“费转税”来临
EHSL热点
前9月全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近4万起死亡失踪2万余人
事件聚焦
环境保护部通报年1-8月《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
本月新法
本期导读
1.水污染防治法大修确立排污许可制核心地位
(来源:第一财经;发表日期:-10-21)
环保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强化水污染源头预防,强调“防在前,治在后”。推行排污许可制并确立其核心地位。修订草案新增了八方面预防性规定,包括:建立健全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预警体系和机制;建立江河流域生态流量和湖泊、水库、地下水合理水位保障制度;增加规划环评规定,与建设项目环评协调发挥好空间和行业准入作用;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
2.环保“费转税”来临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发表日期:-10-26)
从动议到审议,酝酿了近10年的中国环境保护税终于有了眉目。年8月29日,由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三部门共同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环保税法终于迎来曙光,有望成为中国第19个税种。
3.前9月全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近4万起死亡失踪2万余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日期:-10-11)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今年1-9月,全国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9,起、死亡和下落不明23,人,按可比口径同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9%和3.5%。10月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月度分析会议,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四季度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虽然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态势,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容乐观。
4.环境保护部通报年1-8月《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
(来源:中国环境报;发表日期:-10-13)
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年1-8月各地《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以及与司法机关联动的情况,并对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查环境违法案件表示肯定。1-8月,全国实施五类案件总数9,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件,罚款数额达48,.54万元;查封、扣押案件件;限产、停产案件1,件;移送行政拘留1,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起。
法规动态
水污染防治法大修确立排污许可制核心地位
(来源:第一财经;发表日期:-10-21)
环保部部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强化水污染源头预防,强调“防在前,治在后”。推行排污许可制并确立其核心地位。现行《水污染防治法》施行以来,水污染防治标准规划、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等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水环境保护压力的日益加大,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理念、防治思路、制度设计、责权规定、手段措施等方面已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有必要进行修订。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内容
-新增了八方面预防性规定,包括:建立健全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预警体系和机制;建立江河流域生态流量和湖泊、水库、地下水合理水位保障制度;增加规划环评规定,与建设项目环评协调发挥好空间和行业准入作用;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
-增加了体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制定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加强风险防范;借鉴《大气污染防治法》,在部分产品质量标准中明确水环境保护要求;在地下水保护、良好水体保护方面进一步落实保护优先原则。
修订的意义
-顺和协调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体系。推行排污许可制并确立其核心地位。明确了排污许可对象和许可证内容的确定依据。同时,简化行政审批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删除排污申报登记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制度。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需要,完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作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加强其与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衔接。建立科学、规范的水环境质量监测制度和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统一水环境监测的网络、规范、数据共享、质量评价、信息公开等规定。
-创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根据地方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和地方经济、技术条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制定基于技术经济评估和基于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的两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目标评价考核规定,增加了评价考核、限期达标、区域限批、环保督察和离任审计等要求。
-落实各方责任。将对水环境质量负责的政府层级拓展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大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评估和追责力度,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了排污单位主体责任,要求其按证排污、依法开展自行监测记录、定期执行报告、公开相关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水污染,并对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
环保“费转税”来临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发表日期:-10-26)
从动议到审议,酝酿了近10年的中国环境保护税终于有了眉目。年8月29日,由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三部门共同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环保税法终于迎来曙光,有望成为中国第19个税种。
环保税的起源与发展
-环境保护税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年提出的思路——可以采取对污染者征税或收费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当前,国际上环保税大致包括碳税、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等五种主要税种。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通过政府收入形式中规范程度最高、法治化最强的环保税收,可以预期实现中国环境保护的双重红利。
费改税的必要性
-行政费用向法定税收过渡。排污费制度对于防治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税收制度相比,排污费制度存在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门干预等问题。而且,由于是地方性收费项目,且各地收费标准不一,也引发社会人士对实行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的普遍质疑。
缴纳环保税
-将现行的排污费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大气、水污染物税额分别为每污染当量1.2元、1.4元;固体废弃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1,元,其中税额最高的危险废物可达到1,元/吨;噪声按超分贝数收税,税额为每月-1,元。
费改税的价值
-一方面,税收加大将促使企业主动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资,提高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使政府有更多资金用于治理环境。
-出台环保税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执法乱象,该税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相当的约束作用,有助于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环保税是“有污染才有税”,是鼓励企业不排污。排污费升格为环保税,进入财政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负担
-环保税开征后对两类企业影响可能比较大:一是原来缴纳排污费不规范的企业,今后强制干预力度将会加大;二是污染物容易计量的行业。此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开征环保税后,也会受到影响。
EHSL热点
前9月全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近4万起死亡失踪2万余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日期:-10-11)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今年1-9月,全国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9,起、死亡和下落不明23,人,按可比口径同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9%和3.5%。10月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月度分析会议,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四季度重点工作。据初步统计,今年1-9月,全国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9,起、死亡和下落不明23,人。其中,9月份发生4,起、死亡2,人,同比分别下降2.2%和1.5%,环比分别下降5.1%和10.4%。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态势,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容乐观。
-第三季度煤矿、道路运输业领域相继发生重大事故。其中煤矿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32人,同比增加1起、19人。
-从近年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来看,四季度是历年事故高发季度。近3年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显示,四季度是全年事故发生最多的季节,比事故最少的一季度多35%。
-近期煤炭、非金属建材、有色金属和一些化工产品市场价格上涨,一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一些停产企业复产,甚至有已经关闭的小煤矿、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作坊死灰复燃,非法生产。
-进入四季度后,各类工矿商贸企业为完成全年任务,赶工期、超进度意愿强烈。四季度事故预防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重。
针对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安监总局提出以下警示和要求。
-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要切实加强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防治,严防瓦斯爆炸事故。
-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督促道路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安全带—生命带”工程,督促驾驶员在客运车辆行驶过程中做到不超载、不超速、不接打手机、不疲劳驾驶、不关闭动态监控系统,确保行车安全。
-深入开展露天采石场专项整治,抓好尾矿库安全风险管控,督促企业完善机械通风系统、严格落实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坚决遏制中毒窒息、冒顶片帮等事故发生。
-做好秋冬季节灾害气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秋冬季节,冰、霜、雪等气候将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影响,各地要加强检查监督,严禁企业在没有相应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工、危险作业,严防次生事故。化工、冶金等企业应密切注意昼夜温度变化对于设备的影响,做好防冻保温等措施,确保设备、管线安全运行,同时要注意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防止有限空间等作业场所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及职业中毒事故。道路、水上、铁路、航空运输以及渔业生产等行业领域要密切注意大风、雨雪、寒潮、冰冻等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预案,强化防控,确保安全生产。
事件聚焦
环境保护部通报年1-8月《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
(来源:中国环境报;发表日期:-10-13)
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年1-8月各地《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以及与司法机关联动的情况,并对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查环境违法案件表示肯定。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说,8月全国共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57件,罚款数额.9万元;查封、扣押案件件;限产、停产案件件;移送行政拘留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件。
1-8月,全国实施五类案件总数9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件,罚款数额达48.54万元;查封、扣押案件件;限产、停产案件1件;移送行政拘留1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起。
田为勇说,与年1-8月相比,各类案件数量均有所上升,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其中,按日计罚案件数量上升11%,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上升86%,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上升24%,移送拘留案件数量上升77%,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上升14%。
本月新法
主题
法规名称
发文号
实施时间
环境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61号
-10-27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国发[]59号
-10-20
全民节水行动计划
发改环资[]号
-10-28
安徽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
安徽省人大会常委员会公告第49号
-12-1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9号
-01-01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
/
-01-01
兰州市河道管理条例
/
-01-01
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绍兴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号
-11-01
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
绍兴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号
-11-01
湖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01-01
许昌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许昌市人大常委员会公告[六届]第一号-01-01
三门峡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01-01
西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西宁市人民政府令第号-1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修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号-09-26
扬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
扬州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12-01
大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号-11-01
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省政府令第号
-09-22
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
鲁环发〔〕号
-10-27
上海市产业园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设施管理办法(试行)沪环保防〔〕号
-11-01
职业卫生
无锡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号
-11-15
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修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号
-09-26
安全
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三〔〕号
-10-18
成都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
/
-12-01
江苏省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0号
-01-01
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文件苏人发〔〕55号
-01-01
河南省公共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号
-12-01
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杭州市政府令第号
-12-01
乌鲁木齐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令第号
-10-21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双随机”抽查暂行办法
浙安监管法规〔〕94号
-10-28
劳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第四批宣布失效和废止文件的通知
人社部发〔〕96号
-10-21
北京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试行办法
京人社工发〔〕号
-10-08
温州市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黑名单管理办法
温人社发〔〕号
-01-01
湖北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鄂人社规〔〕5号
-10-12
关于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通知
嘉公积金〔〕36号
-10-09
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有关政策的通知
温人社发〔〕号
-10-21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异地务工人员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
粤府办〔〕号
-10-26
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桂人社发〔〕60号
-05-01
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我区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桂人社发〔〕59号
-10-20
关于发布河北省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冀人社字〔〕号
-08-11
主题
标准名称
标准号
实施时间
环境
关于征求《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环办科技函[]号
-10-10
关于征求《制糖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环办科技函[]号
-10-10
关于征求《水质丁基黄原酸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
环办监测函[]号
-10-31
绍尔环境与格林曼环境的合并
绍尔(上海)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绍尔环境”)和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曼环境”)于近日签署了合并协议。合并之后的公司以格林曼环境的名称继续运营。绍尔公司将被保存,并继续完成已经签署的全部合同,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新的合同将转由格林曼环境签署。
合并后的公司联系方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