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医院急诊科送来一个年轻患者,她被家人抬了进来,睡得昏昏沉沉,怎么都叫不醒。
原来,她在11个小时前不小心服用了过量的药物,中毒了。
服用了过量的药物昏迷
小马今年24岁,据家属介绍,她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困扰,常常情绪崩溃,抑郁焦躁,医院就诊时,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此后就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控制病情。
作为精神疾病患者,小马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举止,因此吃药需要家属的监督和协助。
12月18日,在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小马自行翻出常吃的三种抗抑郁药物,一口气吞下。
起初家人并没发现异常,5个小时后,家人发现小马睡得昏昏沉沉不起来,大声呼唤她,她也只是勉强微微睁开眼,这才感觉不太对劲,医院就医。
因为一些原因,等小马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时,距离她服下大量药物已经过去11个小时。
紧急抢救
该院急诊科请来重症监护室的专家会诊,诊断为药物中毒。
考虑到抗抑郁药物有呼吸抑制作用,病人可能会出现缺氧、嗜睡等症状,而且药物经过代谢,会造成脏器的衰竭,情况危急,小马被收住至重症监护病房,然后经过全面检查和诊断,为小马制定了血液灌流治疗的方案。
据血液透析室主治医生化荣介绍,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这种药物中毒患者,如果在中毒后6个小时之内送医,可以采取洗胃、导泄的方式,加速药物的排出。
但小马距离服药已有11个小时,错过了洗胃导泄的最佳时机,只能采取更高一级的解毒方案,医生决定,为小马实施血液灌流。
所谓血液灌流,简单来说就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在体外通过灌流器,将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吸附出来,然后将干净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达到解毒的目的。
经过两次血液灌注治疗,入院第三天,小马逐渐恢复清醒,能和家人正常交流,医生经过评估认为小马的情绪和意识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四天后,小马康复出院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小马试着接受心理治疗,情绪也大为好转。
据了解,血液灌流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此次小马住院治疗共花费多元,医保报销后,小马个人只需承担多元。
电话中,小医院的感激:“这次的治疗效果好得很,出院之后我女儿身体和精神都很好,花的钱也不多,医生护士确实尽了心,每天给我女儿做心理疏导,她现在情绪很好。”
生病了药是一定得吃的
但一定要控制好剂量
不然
治病的药也能分分钟要命
看完点个这是个好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