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了碗野蘑菇汤,一家3口中毒住院明明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m.39.net/pf/a_6416850.html

时晴时雨,正是山野间野蘑菇生长的旺盛期。8月31日一大早,浙大一院浦江分院(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因喝了野蘑菇汤而中毒的一家人。

26岁的歌手“老罗”怎么也没想到,明明用土办法鉴别过毒性了,一口鲜美热汤下去,自己和老婆、医院,3天花去6万...

一碗野蘑菇汤下去

小伙子急性肝、肾损伤

湖北人“老罗”只身来金华浦江打拼,是浦江县新光村“廿玖间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的一名驻唱歌手,“老罗”是昵称,其实今年才26岁。

老罗刚刚步入婚姻殿堂,除了做驻唱歌手,还在当地开了家小店,事业刚起步,家庭刚刚稳定,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未满周岁。

8月底,他们到朋友家附近的山里玩,看到山上长着一些野蘑菇,便采了一些回家。

老罗的老婆说,食用之前,他们也怕蘑菇有毒,就采用了老家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的土办法:“把野蘑菇和大蒜放一起煮,如果大蒜变色了,就表示野蘑菇有毒,要是没变色就是没毒的。”

当晚,鉴别采来的蘑菇没变色后,老罗与妻子、母亲便把蘑菇做成蘑菇汤,美味可口的蘑菇汤引得大家胃口大开,罗师傅更是一口气喝了不少。

刚开始,大家都没感觉有什么不对。不料,第二天,家里人陆续出现恶心、腹泻、头晕、乏力症状,罗师傅更是出现了呼吸困难、腰部酸痛等症状。

医院。经检查,家里其他成员因食用量较少,经催吐、补液、护胃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罗师傅因食用量较大,初步诊断为“蘑菇中毒、急性肝功能、肾功能损害”,加上罗师傅的媳妇尚在哺乳期,一对双胞胎儿子未满周岁,为确保母婴安全,医院救治。

母子俩中毒住院,3天花去6万

目前,老罗和他医院治疗。

据了解,31号那天晚上,老罗和老婆、妈妈一起吃的蘑菇汤,还给大点小孩吃了一点点。食用后,老罗、妈妈和老婆相继出现中毒反应,小便拉不出来、恶心、眩晕、呕吐。好在小孩和老婆都吃得少,经过检查无碍。

老罗刚进来时医生说没那么严重,一个疗程就能治好,花个几万块应该能搞定了。没想到治疗了一个疗程,指标还没恢复,接下来可能还要继续透析。他说明天如果指标继续上升,又要上机透析血,透析三天一疗程就是3万,他跟妈妈两个人就是6万,短短几天已经花费近7万了。为那一口汤,他懊悔,心里从没这么绝望过。

老罗一家中毒的事也牵动了很多当地人的心,截至目前附近的“掌柜”们共为他捐助了51笔捐款,合计元。

医生:大蒜鉴别毒性实在荒谬

奉劝大家别尝试野蘑菇

急诊科主任张璐介绍,罗师傅一家用大蒜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实在荒谬。野蘑菇种类很多,在众多的野蘑菇中有一部分为毒蘑菇,由于毒蘑菇和可食野蘑菇在外观上很难区别,在野外杂生情况下极易混淆,而坊间一些鉴定有毒蘑菇的土办法也是有限且不通用的,所以很容易误食毒蘑菇。

目前,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到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在这些美丽外表下,往往许多是含有有毒物质的致命杀手。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鉴别,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品尝野外采摘的蘑菇。”

广东常见毒蘑菇

#致命鹅膏(致命白毒伞)#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肉白色。

习性: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分布:广州、清远、肇庆等地。

毒性:剧毒,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蘑菇中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严重,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灰花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时钟形至半球形,成熟时扁平,深灰色、鼻烟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中部色较深。菌肉白色,较薄。

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

分布:广州、肇庆、始兴、连州。

毒性:剧毒,在湖南、江西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盖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有时边缘稍翻卷,白色,有时中央米黄色至很淡的浅黄色,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

分布:肇庆。

毒性: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形态:菌体一般小,全体黄色。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后近平展,光滑,硫磺色或玉米黄色。

习性:夏秋季丛生或簇生于腐木桩旁。

分布:乳源、乳阳。

毒性: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粘盖包脚菇#

形态:菌盖平展脐凸形,肉质,浅灰微带粉红色,中央部分灰色,有云母光泽,边缘整齐至撕裂,有弱条纹。菌肉白色,边缘处几消失,无味道,无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

分布:广州、惠东。

毒性: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疸黄粉末牛肝菌#

形态:菌盖凸镜形至扁凸镜形,干,覆有一层厚的硫磺色粉末,粉末脱离之后,盖色为浅紫红色至红褐色。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浅蓝色,无味道,有一股硫磺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

分布:肇庆、阳春、河源、连州。

毒性:毒性较强。

#格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有的大型。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浅灰色、褐灰色至浅褐色,中部色较深,具辐射状隐生纤丝花纹。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分布:肇庆、曲江、封开、南雄、大埔等地。

毒性:在有些地区市场上被作为食用菌出售,但它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凤梨盖条孢牛肝菌#

形态:菌盖扁半球形,紫红色至红褐色,不粘,上密覆丛毛组成的覆瓦状鳞片。菌肉白色,伤时变蓝色,后水渍状灰白色,无味道。

习性:单生至散生或丛生于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地上,或长于红周树根或马尾松的活树干上或腐木上。

分布:广东、海南。

毒性:有毒。

毒蘑菇中毒症状

误食毒蘑菇后,引起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涎、流泪、潮热、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等,如抢救及时死亡率低。

如果是引起脏器中毒损伤的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数病人都是由胃肠型中毒后,部分毒肽进入内脏,引起肝、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表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肝坏死等。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还有可能会出现“假愈期”,即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会迅速恶化,致使患者出现以肾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

对于野生蘑菇,最好是不采、不买、不卖、不食,以防中毒。

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该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就医,否则可能会错失最佳治疗期。

如在中毒初期症状出现缓解时,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

鲜艳的毒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惨剧。

来源

综合杭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cs/11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