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病情控制好后就可以考虑停药了。但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某些药物在长期服用时骤然停药,很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反跳”,甚至发生意外,严重者可致死亡,但事实是很多药物只能控制病情而不能根除病因,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治疗才能根除,即使症状消失也不能停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所以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能立即停药,应听从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在他们的指导下减量或停服,避免直接突然停药,以免产生一些不良后果。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那些药品是不能骤然停药。
一、心血管类药物: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等,越来越多的家庭配备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长期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大部分药品不可以骤然停药,否则会酿成大祸,这些药品包括:
1、降压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要终身服降压药的,并不是血压高就吃药,血压平稳就可以停药的。高血压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血压高,而在于血压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吃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心力衰竭。为了平稳地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服药过程中不可突然停药,也不能随意增量、减量,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严重者可致脑出血死亡。不过,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压暂时升高,如嗜铬细胞瘤,在原发病被控制后可以停药。
2、抗心绞痛药:抗心绞痛的药物若随意中断,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作,甚者引起心肌梗塞。
3、抗心律失常药:服用心得安、奎尼丁、利卡多因等抗心律失常药时,突然停药会出现反跳现象,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房纤颤。
4、抗凝药:患者在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大血管支架、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以及肺动脉栓塞、心肌梗死或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抗凝治疗时,需要服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等抗凝药。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及凝血酶原时间。不能随意加量、减量或自行停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肾上腺糖质激素:现实生活中,大家提到糖皮质激素就会避而远之,因为其会导致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等。其实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药品之一。在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长期应用患者,由于外源性补充了糖皮质激素,为了维持体内激素平衡,人体自身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如果此时突然停药或者减量过快时,可使病情出现“反跳”现象,可能会出现下列不良反应: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突然停药时,由于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中枢未能及时反应,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
·停药反跳:因患者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致原发病复发或恶化。
·肾上腺危象: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突然停药后,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休克等临床症状,需及时抢救。
这种药物应该逐渐减量至停药,如果发生反跳应该恢复治疗剂量,等病情稳定后再逐渐减药。
三、避孕药:如果服用长效避孕药也是不能立刻停药的,必须改服短效避孕药3个月后再停药。否则体内激素水平骤降很可能会造成月经不调、大出血,严重会危及生命
四、治疗甲状腺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过程中,不待症状缓解突然停药,可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诱发甲亢危象。
五、降糖药: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并称为“三高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一般来说,降糖药也是要终身服用的,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才能持续控制血糖。如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就自行停药,会导致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使病情恶化,尤其是对于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突然停用胰岛素,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会使眼底、神经系统、肾脏、足部多个部位出现病变。
六、抗精神病药:服用氯丙嗪、舍曲林等药物控制的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者,不能随意停药。不论是吃了没效果还是症状已经控制,都不能随意停。因为随意停药不仅耽误了治疗,还会引起身体的强烈戒断反应。而每次复发后的治疗时间和治疗难度都是加大的,多次复发后患者可能很难再被治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七、催眠镇静药:长期服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物,如突然然停药,就会出现焦虑、兴奋。
八、抗癫痫药:癫痫是因为脑神经元受损后异常放电引起的,而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起效都不是服一次药就可以起效的,可能需要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达到所需的治疗浓度。随便停药会使药物达不到治疗浓度而使病人出现起癫痫频繁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其原因是长期用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阈值降低所致,所以癫痫病人服药期间除非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外,切勿突然中止治疗;即使需要更换药物,也应采用逐渐过渡的方法,先在原来用药基础上,加上新药后,才将原用药物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停止治疗须在半年至2年内,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
九、抗生素:抗生素需要按疗程服用才能达到最大疗效,减少耐药的发生,但很多人仍感觉自己的症状一被控制就不需要吃抗生素了。但事实上,当你感觉好转的时候,身体内的感染病灶很可能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只是消除了一部分细菌。如果这个时候停药,容易造成感染再次复发,细菌是非常“好学”的物种,很可能已经对抗生素产生耐药,不得不换用其他的抗生素。所以,随意停用抗生素不仅会造成耐药,更可能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十、治疗结核药:结核病的治疗也需要较长时程的联合化疗,即使是目前公认的短程化疗也需要6个月的疗程,中途不得随意停药。这类药物应该遵循“联合、规律、全程、适量”的用药原则,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降低复发。不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致耐药结核和全身播散型结核,给治疗带来困难。
十一、抗乙肝病毒药:患者在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抗乙肝病毒治疗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千万莫要擅自停药,如果突然停药很可能诱发肝脏疾病的急性加重,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一定不能擅自停药,要定期进行医学监护,无论是选择药物、更改治疗方案还是停药都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
十二、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多数患者经过抗溃疡药物治疗后很快就愈合了,如果突然停药,血中升高的胃泌素就很迅速刺激细胞壁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导致溃疡复发,甚至引起穿孔。
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专业人员咨询,如本文涉及法律问题或者建议等,请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