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人大多都有自己泡药酒的习惯,
可药酒真能随便喝吗?
5月3日中午,
重庆发生一起药酒中毒事件。
生日宴上的一种自配药酒,
15医院,其中5人死亡!
喝酒后集体中毒
5月4日凌晨,记者从璧山区政府新闻办获悉,3日,市民任某在街道一饭店举办生日宴席。
酒席上,任某拿出自己配的药酒请大家饮用。喝了药酒的人,随后出现不适症状,医院急救。
建议使用wifi观看▼
饭店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酒)里面有枸杞、红枣和玛卡,还有的我也不认识,黑漆漆的拿来泡酒。”
任先生宴席上的客人中,喝白酒和啤酒的客人都没事。
一知情人小艾(化名)说,任某在当地经营一家砖瓦厂,为了庆祝生日,邀请亲朋好友共5桌人参加生日宴会。
从酒医院的路程大概有20多公里,据小艾说,在走了10多公里时,就有一人已经去世。
“途中有一人已经死亡,到医院后,抢救过程中,又走了几个人,请客的任某是在晚上6点多去世的。”
截至5月3日晚上11点,15名送医人员中,已有5人死亡,5人正在抢救,5人病情相对稳定。
当地有关部门经过现场勘查、走访询问、残留物提检后,初步判断系自配药酒导致中毒。相关情况正进一步核查中。
亲友怀疑酒里的药材有问题
现在网络上有种说法,说是因为任某的夫人在回家取酒的时候,拿错了酒,把玛卡酒错拿成了外用酒才导致了这起事故。
对于此说法,小艾说“我并不认同,我从亲友口中得到的说法是没拿错,就是珍藏的那种酒。”
目前,亲友们怀疑出事的原因就是酒里的成分有问题。
“这个酒里除了玛卡,还含有其他成分,就目前我知道的,大概有红枣、枸杞、乌冬等。”
小艾说——
现在大家都怀疑药酒中可能乌冬出了问题,一般乌冬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就含有剧毒,另一种是无毒的。
这个酒里的乌冬要不是本身就有毒,要不可能是变质了,所以才出了事。
类似案例曾发生多起
人参、鹿鞭、海马、藏红花、枸杞……很多人都认可药酒养生的说法,打听到配方后就自己泡制,认为可以壮阳补肾、祛寒散湿、温通血脉…但喝药酒造成身体不适的案例屡见不鲜。
武汉58岁的黄师傅退休后,每天都会喝两次药酒,每次二两。上月,黄师傅感觉身体疲乏,四肢发麻,以为是血脉不通,把喝药酒的量增加了一倍。
没想到一周下来,反倒头晕眼花。医院时,血压,得了急性脑梗。
医生指出,黄师傅的“养生药酒”里含有人参、黄芪、鹿鞭等名贵中药,对于阳虚、体弱、乏力有益,但是高血压患者属于阳亢体质,“补得太狠会导致血压飙升,不中风才怪!”
广西柳江县一对八旬夫妻吃饭时,像往常一样喝自己泡制的药酒。不久老人坐在凳子上双双身亡。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当时这对夫妻喝了小半斤药酒,吃完饭依旧按照老习惯看电视。可是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女儿上楼给老人打招呼时,发现父母毫无反应。女儿上前触摸,发现两位老人手脚冰凉。急救人员赶到后,证实夫妻俩已经离开人世。
15日中午,料理后事的部分相亲在老人住处吃午饭,其中3人喝了点同样的药酒。20分钟后,便出现头晕眼花、视力模糊、无法睁眼等症状。众人发现异常后,赶紧将这3医院救治。医生判断3名患者为药物中毒。
自制药酒有风险
随着健康白酒观念的深入人心
很多人热衷于在家自制药酒
人参、枸杞、黄芪
听说是滋补或治病的就习惯性的
拿来泡着喝
如果没有被正确使用
不但起不到进补的效果,反而会成为毒药
中药材分为醇溶性和水溶性的。
乌头、附子等祛湿的药材中含有毒性,泡到酒里经过醇溶后,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渗出,引起中毒,使饮酒者出现心率失常、肢体麻木等症状。
如果是水溶性植物类药材,入酒后有效成分根本就泡不出来,药材反而被浪费掉了。
那正确的泡酒方式是什么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正确打开方式1.合理选用药材: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购买药材、使用药酒配方。
2.一般选用五十度以上的饮用酒进行泡制;五十度以上的酒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的病菌、有害微生物、寄生虫等。
3.容器最好选用瓦罐或玻璃瓶:
塑料瓶可能会析出塑化剂危害人体健康。也要避免使用金属容器,金属容器容易溢出有毒物质或发生化学反应。
4.储存在阴凉干燥之处,避免阳光照射和暖气烘烤;
5.开封后尽快使用完。
医生提醒,
药酒是用来治病的,
健康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喝,
自配药酒未经检验,
而且药性极不确定,
喝的时候务必谨慎小心。
这次的教训太惨痛了~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阅读原文,本地资讯一手掌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