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7月份随着野生菌逐渐上市
市民开始大量购买食用野生菌
然而
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每年都在发生
在这里
小编还是想提醒大家
为了你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请正确食用野生菌!
6月9日,记者从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文山州3天内已连续发生两起野生菌中毒事件,造成11人中毒,其中4人不幸死亡。死者中包含两名70多岁的老人以及一名岁男童和一名10岁女童。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外发布预警通告和提醒。文山州食药监局
召开年夏季预防野生菌中毒新闻通气会
↓↓↓
6月5日,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行政村那腊村的陆某荣家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经核实,全家8人食用自采的野生菌后全部中毒。
其中,岁男孩陆某康在那洒卫生院抢救过程中死亡,其余7医院进行治疗,并医院、昆医院的5医院现场指导,但10岁女孩陆某仙由于病情危重,6月7日抢救无效死亡,其他6人仍在治疗中,有3人病情转平稳。
6月7日,文山市古木镇阿车行政村老海底村陈某林家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一家三口中,70多岁的两位老人相继死亡,4岁的医院进行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村民食剩的有毒野生菌
↓↓↓
文山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野生菌好吃,食用须谨慎。误食有毒野生菌易导致中毒和死亡,特别是老人小孩死亡率高。
文山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全州8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近期还将陆续发布预警通告,对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禁止加工烹调野生菌。另外还要求,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市场上自己不认识的野生菌;农村地区的群众对过于幼小难以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不要采摘加工食用。另外,建议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死者家属
↓↓↓
据了解,文山州境内常见的可食用野生菌约有30余种,目前,食用后常易引起中毒的菌子有10余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在选择野生菌的时候要注意,不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菌子。加工野生菌时一定要煮熟、炒透。在食用时不要吃杂菌。如果发现有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医院就医。
千万记住哦!
请不要随意采摘、售卖
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
以防中毒哟!
云南多地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
那么!
在这个吃菌季节里
该如何有效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呢?1
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3
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4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0。
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5
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烹调时,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未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医院诊治。
6
野生菌如何保鲜
(一)常温贮藏(10℃-5℃)
将野生菌摆放于通风阴凉处,时间不超过天。
(二)保鲜贮藏(℃-10℃)
将野生菌去除泥土、杂质,洗净,摆放于冰箱。贮藏时间不超过3天。
当然,除了挑选野生菌外
烹饪野生菌也是门技术活
看看都有哪些好方法
让野生菌变得更美味吧!
野生菌烹饪方法
干炒法
技巧:急火快炒,油量适中,不放水不加汤,煸炒至熟,注意炒时不要炒煳了。
适宜菌类:牛肝菌、干巴菌、虎掌菌、奶浆菌、黄赖头等。
配料:以干辣椒、青辣椒、大蒜为主;也可适当放一点鲜肉、火腿、腊肉、香肠、虾仁等。
滚汤法
技巧:可以先放少量油煸炒野生菌后再放入水或者汤煮熟,也可以将水或汤烧开后放入食用菌。注意汤水不能放得太多,调味料要清淡一些,以突出鲜醇的口感。
适宜菌类:青头菌、黄赖头、北风菌、刷把菌、鸡油菌、奶浆菌等。
扣蒸法
技巧:将原料整齐码放在碗中,上蒸笼蒸熟后反扣在餐盘中。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味道也醇厚。
适宜菌类:青头菌、牛肝菌等。
配料:可以涂抹一些鸡肉泥、鱼肉泥、虾肉泥或者蛋清等。
火锅涮法
技巧:可以把所有的野生菌都放在一锅中涮食。要求做到汤清、味醇、菌新鲜。当然,还可以加入一些海味河鲜、鸡、鸭、鱼、肉、蔬菜之类一起烹煮。
适宜菌类:除干巴菌外的大部分野生菌。
油炸法
技巧:要油多火旺,用这种烹调方法加工的原料加热前一般须加入调味品。
适宜菌类:虎掌菌、牛肝菌、干巴菌等。
生煎法
技巧:将原料切成厚片,放在锅中用中火或者小火慢慢煎至成熟,生煎时锅中油不能多,要两面煎黄,具有外香内鲜嫩的特点。
适宜菌类:松茸。
烧烤法
技巧:将菌直接放在火上烤至成熟。烤时要注意火力的大小,不能烧焦,也不能涂抹油脂。
适宜菌类:松茸、青头菌等。
凉拌法
技巧:将生的野生菌原料切成小型的丁、丝、片、条等形状,加入各种调味品,然后调拌均匀。或者将野生菌过水或者过油后,再加上调味料就是一道美味佳肴。
适宜菌类:松茸、青头菌、灵芝菌、虎掌菌等。
来源:云南网、非常文山、都市时报
盘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81
sina.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