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6月18日,祖孙三人在食用自制臭豆腐后食物中毒,医院救治,6月21日进京治疗。据其家人介绍,三人已花费近50万元医药费,马淑芳曾在苏醒时写下“死”字,不想拖累家人。
1三人连夜转院北京
截至昨天,78岁老人马淑芳及其三女儿刘改平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治疗了35天,其孙女13岁的妞妞也刚出院不久。
昨天下午,医院见到马淑芳的二女儿、四女儿刘艳军及孙女妞妞。
妞妞告诉记者,6月18日下午,她从寄宿学校回家,晚饭时,马淑芳端上自制的臭豆腐,她和三姑刘改平都吃了些。“以前奶奶也做过,我们经常吃。味道和以往没什么不同,我们并没有发现问题。”
次日早晨,马淑芳起床后出现头晕、双眼视物重叠、血压升高等症状,家人怀疑是脑出血。当天中午,刘改平也出现类似的症状。“我的症状较轻。只觉得头晕、乏力,浑身使不上劲。”当晚6点左右,马淑芳又出现呕吐等症状,“前后吐了两次,很严重,呕吐物呈黑色。”刘艳医院。
经诊断,医生称三人为食物中毒,建议转院到北京治疗。
据马淑芳的二女儿刘女士回忆,在转院途中,起初刘改平还有意识,嘴里能吐出几个字,车到娘子关人就不行了,开始流口水,整个人一阵阵地抽搐,还断断续续地说,‘别管我了,让我死吧,救咱妈。’说到这里,刘女士开始哽咽起来。
2儿子车祸仍在卧床
据医院医师王浩春介绍,6月21日,马淑芳等三人转入该院治疗。三人均为A型肉毒素中毒。其中,马淑芳、刘改平属于重度中毒,多脏器衰竭,“马淑芳到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刘改平也已呼吸困难,要24小时呼吸循环支持。”两人入院后被收治重症监护室内,仍需进一步观察。妞妞经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现已办理出院手续。
王浩春称,入院35天以来,马淑芳、刘改平两人已花费40多万元,每人每天花销在元左右,总体治疗周期在两个月以上,“后期离开重症监护室还需要继续治疗,花销确实很大。”
据刘艳军介绍,他们姐弟共6人,妞妞的爸爸刘永峰最小。今年5月,刘永峰出车祸下肢多处骨折,已将积蓄用尽。“为照顾他,母亲和姐妹几个都轮番在他家伺候。”也是为了省钱,马淑芳才选择自制臭豆腐,当成下饭菜来吃。没想到发生这种事。”
更令刘艳军介怀的一幕发生在6月25日。当天,她在重症监护室看护马淑芳。马淑芳浑身插着管子,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马淑芳勉强睁开一只眼,意识较前两日清醒,“她示意我拿纸,给她写东西。”
随后,她看到马淑芳用颤抖的手在病历纸上写下“不治”“不在这”“死”等字迹。刘艳军说,“这些字像刀一样扎在我心上。我知道她怕花钱,我们姐妹几个卖血也要把妈妈治好!”
3微量肉毒杆菌外毒素可致死
医院医师王浩春表示,肉毒杆菌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是已知外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人食入这些含毒素的食品后,即可发生中毒。成人致死量为0.01mg。产生该毒素的肉毒杆菌本身无致病力,但在体外适宜条件下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王浩春说,“摄入毒素后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临床表现主要以各种麻痹及胃肠道症状为特征,危害严重,病死率很高。早期为消化道症状、继发眼部症状,其后还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衰竭甚至循环衰竭。
为避免食物中毒,王浩春提示,隔夜的食品不要吃,在食用豆制品前应该热加工到位,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另外,这种毒素发病的季节性不太明显,发酵制品引起者多见于晚春和初夏,肉类中毒者多见于夏秋季。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抗体水平低,无免疫性。
4自制食品需谨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市民在自制食品时一定要慎重。”蛋白质类食品,尤其是豆制品,臭豆腐、酱豆腐、豆豉、纳豆等食品,不建议市民进行自制。
范志红指出,蔬菜类的发酵品可以做,但夏季操作要比冬春季污染危险大,“杂菌生长速度太快,要有一定的生产技术,且要严格注意风味和质地,应该是脆的、清香的、酸的,只要有杂味,就应该立即扔掉,以免中毒。”
此外,对于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养生食谱,范志红也提示市民,应以谨慎态度面对,以洋葱泡酒这类食品为例,“是否安全要看食品的酒精度,如果在红酒里放少量洋葱则问题不大,如果放入大量洋葱,稀释了酒精浓度,防腐效果就会打折,杂菌也会随之滋生。”酒泡杨梅也是同样的道理。
(文/京华时报记者武红利实习记者姚锦玥图/陶冉)
猜您喜欢
?搞养殖,原来套路这么深...
?少见的黑玉米,是染色的吗?是转基因吗?
?富二代也来分农业一杯羹?“阔少”离家出走去养猪
?白领女家养水蛭“城会玩”被骂变态那在农村养算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