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处处生机勃勃,人和自然界一样也充满了生气。然而,很多人会出现头昏、提不起精神、全身倦乏、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咽喉疼痛、口疮、鼻出血、便秘、脸上出现座疮和色斑,等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身体中毒的症状。各种内生之毒和外来之毒相互干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一面:
管道不通、阳气升发受阻。三月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毛温升高,阳气升发,但冬天时人体活动较少,经一个季节的高脂高蛋白等毒素的堆积,极易导致排毒管道不通畅,阳气升发受阻,“清阳不出上窍”,人体就容易出现头昏、提不起精、全身倦乏的症状。
春燥热毒内盛。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之毒而出现春燥,且春天风大雨少,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易大量流失,加之大气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肌体阴阳失调,热毒内盛,火热上炎,则出现口疮、咽喉疼痛、座疮。热入肠道,出现便秘、尿黄。
春天肝旺。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天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绪激动,动辄大发脾气,或容易肝气郁结,情绪低落出现色斑、面色黄等等。
中医认为,如果在春天这个季节,主动进行养肝排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食疗,无疑是最合适的排毒方式。以下几种食物,对春季排毒有所帮助。
黄瓜清热促代谢《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的功效。对春季常见的烦躁、喉痛等症状,都有帮助。现代医学认为,黄瓜中含有纤维素,对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泄有一定作用。
黄瓜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排除毒素。
黄瓜的利尿作用能清洁尿道,有助于肾脏排出泌尿系统的毒素。
鲜黄瓜内还含有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
但黄瓜偏寒,脾胃虚弱、久病者宜少吃。黄瓜很适合用来凉拌,比如黄瓜木耳、蒜拌黄瓜等。
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清炒黄瓜,或者做黄瓜馅儿水饺。
黑木耳血管清道夫黑木耳,性甘味平,有排毒通便、清胃涤肠、和血止血等功效。现代医学认为,木耳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的灰尘杂质集中吸附,再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同时,还因富含铁质等价养成分,有令肌肤红润的功效,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木耳拿来清炒、凉拌、做汤均可。
海带吸脂去浮肿海带中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的物质,能够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把它们排出体外,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另外,海带表面上有一层略带甜味儿的白色粉末,是极具医疗价值的甘露醇,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治疗中毒、浮肿等症,海带是理想的排毒养颜食物。凉拌和做汤都是常见的吃法,不过脾胃虚寒者和孕妇不宜吃太多。
芦笋清热防口干芦笋性味甘寒,有清热利尿功效,对口干、烦热等春季常见症状,都能有所缓解。芦笋所含的天门冬素有利尿作用,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芦笋中水溶性维生素较丰富,但过度烹煮容易使这些维生素流失,而且还影响芦笋特有的爽脆口感,适宜的烹饪方法是焯水后清炒或凉拌。
白萝卜消食防便秘萝卜味辛、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消食化滞、顺气化痰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萝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纤维素也可促进排便,利于减肥。如果想利用萝卜来排毒,可以选择生食,打成汁或凉拌、腌渍均可。
五种人绝不能吃醋,对健康有损!
食醋保健成为一种时尚,悄然在家庭中流行,但醋未必对每个人都有保健作用,醋的副作用不能忽视。有五种人吃醋会引发各种不适,吃醋的时候可要小心了!
1.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忌用
食醋会导致这类人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2.正在服西药者不宜
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
正在服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
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3.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
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4.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
醋不仅会腐蚀这类患者的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导致溃疡加重。
5.骨折的老年人避免吃醋
另外,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头部白癜风白癜风趁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