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县一女老人听信癞蛤蟆能治哮喘结果烤食

家住盘县两河街道两河村61岁村民卢某,在上山摘蚕豆时,无意间发现一只蟾蜍,用盘县话来说就是“癞疙宝”。因为她本人患有哮喘病,她又听说食用蟾蜍能治疗哮喘,随即,她便升火将蟾蜍烤熟以后食用。

在食用蟾蜍后,他在地里摘了一些蚕豆后回到家中。大约三个小时后开始发现身体不舒,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家医院,医生建议转院。家人将他转到医院后,经医生抢救无效后死亡!

真是流言害死人啊!在看到这样的事件后小编在网上收罗一下,这样的案例居然比比皆是:

年7月8日,余杭区一名3岁男孩因食用蟾蜍而中毒身亡。这名姓沈的小男孩身上长满痱子,听说给小孩吃蟾蜍可降火去痱,7月8日一早,奶奶捉了三只蟾蜍,剖肚去皮后,下锅烧煮。起锅后要小男孩趁热食用。小男孩食用后不到一小时,就面如土色,失去知觉。医院,最终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年8月2日,德清一农妇听信土郎中“肝癌是肝火旺的缘故,吃一只蟾蜍可以降火治病,还可以防癌”的说法,去田里抓了一只蟾蜍,宰杀煮熟后,给肝癌晚期的丈夫吃,还叫来了两个儿子和自己一起吃,一家人把蟾蜍的肝脏留给了最宝贝的小儿子。吃完没多久,农妇与小儿子就出现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被急送到浙医二院。农妇被救了回来,但小儿子最终因中毒太深,于两个小时后去世。   年9月24日上午,江山一村民沈某在田间捉到一只重约克的蟾蜍。听信民间偏方蟾蜍能治小儿疳积病,经宰杀去头留肉、肝、卵子,加作料、食盐和味精蒸熟后,于中午11时,给11月龄外甥女吴某食用,吴只喝了一点汤,其余部分被沈某及家人食用。12时左右,一家人相继出现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胸闷和四肢麻木等症状。沈某送村医疗室诊治,于14时死亡。其他中毒人员医院抢救,经洗胃、输液及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痊愈出院。   年9月9日上午7点多,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一位两岁女孩邹某,吃了一只奶奶用水煮的蟾蜍(已去头和皮,但含有蟾蜍卵),大约15分钟后,女孩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4点多钟去世。   年7月25日,一名在东阳打工的35岁贵州籍男子,晚餐时吃蟾蜍下白酒,很快出现头痛、腹泻等中毒症状。仅三个小时后,就去世了。   国内其他地方也都有吃蟾蜍中毒身亡的报道。最惨的是发生在广州的一起4个孩子死亡事件。据新华社年9月2日报道,8月31日下午,广东省台山市一农妇,在下田时捉到几只蟾蜍。听说蟾蜍汤能为小孩子消食,于是想在开学前犒劳一下孩子们,便煲了几碗蟾蜍汤给自己的3个孩子和侄女喝。结果4个孩子全部中毒身亡,年仅6-11岁。

在此我们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下“癞蛤蟆”

 蟾蜍,俗称“瘌蛤蟆”。其耳下腺及皮脂分泌物——蟾蜍毒素制成的中药名“蟾酥”,具有强心、升压、催吐及皮肤黏膜麻醉作用。中成药六神丸、喉炎丸、疮毒丸、外科蟾蜍丸、解毒消炎丸、通窍散、心宝、痧气蟾蜍丸等等,均有蟾酥成分。

  春夏季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流传着食用蟾蜍排毒和预防疮疖的习俗,且已由农村波及到城市,因而常导致蟾蜍中毒事件的发生。

  蟾蜍,俗称“瘌蛤蟆”。其耳下腺及皮脂分泌物——蟾蜍毒素制成的中药名“蟾酥”,具有强心、升压、催吐及皮肤黏膜麻醉作用。中成药六神丸、喉炎丸、疮毒丸、外科蟾蜍丸、解毒消炎丸、通窍散、心宝、痧气蟾蜍丸等等,均有蟾酥成分。

  蟾蜍毒素有20多种成分,包括类似洋地黄毒作用。食用蟾蜍或超剂量服用含有蟾酥成分的中成药,有可能发生中毒事故。中毒症状多在30~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头晕、头痛、心动过速、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出现口唇和四肢麻木感。中毒者呕吐时先吐出食物,继之呕吐黑绿色的血与胆汁混合物。中毒严重者可发生心性脑缺血综合征、肠麻痹或心跳骤停而死亡。

  救治措施

  1.立即刺激中毒者舌根、咽后壁催吐,饮用两大杯温开水再刺激催吐;

  2.若出现心动过缓时可口服阿托品0.3毫克;

  3.医院救治,并告知医生是蟾蜍中毒;可给予温开水洗胃,然后再灌入通用解毒剂(活性炭2份,鞣酸1份、氧化镁1份,加温开水调成悬液);

  4.对症处理并给予补液(10%葡萄糖液、维生素C、维生素B6、ATP、辅酶A等),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①不食用蟾蜍。民间流传的食用蟾蜍能排除体内毒素、预防疮疖等说法,均无科学依据,不可轻信。

  ②服用含蟾酥成分的中成药治病,应严格遵照医嘱,不可擅自加大服用剂量,以防中毒事故.发生。

现在农村的一些老人,因为传统思想比较严重,所以经常会听信一些谣言!甚至迷信一些鬼神之说,所以我们有必要向大家进行一些科普,当身体出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民间的一些偏方,切不可以迷信。

创艺盘州整理报道









































白癜风哪看的好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l/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