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汤药不可盲目抄方

吃汤药不可盲目抄方

广义的抄方有二,第一是指跟师临证抄方,是学习中医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中医成才道路上必不可缺的环节,亦被称之为学中医之捷径,对于学习中医处方思路、方法与技巧,提升临证水平和传承学术经验等均大有裨益。第二是指在治疗过程中,仅仅第一次就诊后,一张方子用到底,完全摈弃了中医药治病的原理。今天我们主要讲第二种。

老百姓都知道中医治病常常效不更方,疗效也不错。效不更方,即服药中病,疗效确凿之后,再诊必定续用前方,且不变更之谓。其实,上述之说,当辨证观之,切莫死于形式。药后病情好转,病机未变者,“效不更方”当然可以。前方所治之症,大多已解,病已好转,病机却发生了变化,此时,切不可遵“效不更方”之说而仍用前方。因病机已变,证候必变,若治法方药不变,怎能做到药证相符呢?“抄方”和“效不更方”是两回事。效不更方是指在医生诊治后继续服用相同药物,而抄方则是不经医师指导,自行决定照服前药。从各个角度讲,抄方都是利少弊多。但是。现实中一些慢性病患者懒得复诊排队就诊,而是挂个普通号直接去抄方,但是抄方利少弊多。简言之:其弊有四:

一、增加用药风险。

很多人以为中药是无毒的。其实不然,虽然中药与西药相比副作用较小,但药物各有偏性,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长期连续服用相同的药物,就会药不对症,不仅没有好的效果,还会带来新的偏差,并且有蓄积中毒的危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爆发的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小柴胡汤是中医的经方之一,所谓日本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主要原因是应用时脱离了辨证论治理论指导,长期服用导致的结果;我国的龙胆泻肝丸风波也是长期不当用药的后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何首乌伤肝事件,也是长期服药蓄积中毒所致。

二、降低药物疗效。

中医的最大特色就是辨证论治,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方的调整,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个体化治疗。不经医生指导随意抄方使中医药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病人节约了一点儿候诊时间,但在其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可能服用的都不是最合适的药物。这实际是主动放弃享受中草药灵活多变,因人制宜的特长,结果方不对症,降低药物疗效,病人不能从中受益。

三、造成药材浪费。

经常要求抄方的人都是工薪族,是慢性病患者。他们大多能享受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一方面他们把吃药当作自己重要的福利,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作紧张,无时间候诊,所以只得抄方。但必须知道,药物与食物不同,不经医生诊治,将中草药当作中成药服用,疗效必然低。为此病人又会增加服药量或延长服药时间,必将造成中药材浪费。

四、忽略心理治疗。

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体。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患交流对疾病的减轻、痊愈也有重要的作用。盲目抄方破坏了这种交流和人文关怀,代之以简单的买药、卖药关系,确实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所以,虽然时间紧张,但健康更重要。中药虽然相对安全,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如果你真的重视自己的健康,最好能安排好时间去找首诊医生看病。绝对不要到药店按上次方抓药,医院随便找一大夫随便抄上次方取药。切记!切记!切记!(有许多血的教训!)实在没有时间,也应知道:盲目抄方还不如不吃药。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l/14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