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9名中毒患者再次提醒野蘑菇不能吃

从开春以来

全国各地

食药监都在发布

不要采食野菜、野蘑菇的警示科普文

但就这样还是有很多市民以身犯险

……

而今年夏天银川雨水丰沛

野外蘑菇大量生长

医院也是连续接诊到野蘑菇中毒的患者

宁医大总院两天接诊6位中毒患者,5人病危!医生提醒:蘑菇别乱吃!

今天

发布君得到最新消息

医院西夏分院

近一周内连续接诊9名中毒患者!

A.采食小区绿化带野蘑菇老两口双双中毒

8月20日,医院西夏分院,81岁的胡老先生躺在急诊科病床上输液,他的老伴在隔壁病房,刚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出来,想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几朵野蘑菇,他心有余悸。

老爷子家住西夏区,因为最近雨水多,小区绿化带长了不少野蘑菇,几天前,老伴儿下楼遛弯时顺手采了一些,带回家和小白菜一起炒制。两人中午吃了一顿,剩下的晚上又吃了一顿。当天晚上11点左右,老爷子首先感觉不对劲,喉咙里返酸、恶心、腹痛、上吐下泻。

“我们吃的蘑菇是白色的,但吐出来的是黑绿色的胆汁,很苦,我意识到肯定是蘑菇有问题,中毒了。”老人马上给女儿女婿打电话,嘱咐买药,但服药之后情况没有好转,依然不停拉肚子。夜里4点,两位老人被送进了医院西夏分院抢救。

在最初的24小时,两位老人除了腹泻没有别的不适感,但医生从检查报告单上看到,他们的几项肝脏指标是异常的,比正常人高出数倍,提示有肝损伤,需要通过血液净化将毒素过滤出来。老人最初不太相信,拒绝血液净化,经过医生劝说才同意治疗,2天后,肝损伤的表现逐渐明显,由于介入治疗比较及时,经过4次血液净化,目前,两位老人的情况开始好转。

医院西夏分院急诊科主任杨红年告诉记者,这样的患者不是个案,近期,由于降雨多,野外蘑菇生长旺盛,采食野蘑菇的市民越来越多,导致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患者急剧增加,一周之内该院连续收治9位患者,除了胡老先生和他老伴,还有一起是一家5口集体中毒,而最新收治的2位患者是8月20日凌晨4点送医,也是夫妻俩,呈现出家庭式群发中毒的态势。

B.中毒后可能有假愈期症状暂时消失也要及时治疗

“毒蘑菇中毒,医学上称之为毒蕈[xùn]中毒,依据毒性特点及临床表现,毒蘑菇中毒一般分为胃肠炎型、肝脏损害型、肾脏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其中,肝脏损害型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类型,前期几乎都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杨红年说。

但毒蕈中毒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注意,在中毒最初的30小时内发作后,有些人的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会突然消失,像正常人一样,很多人医院治疗。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假愈期,如果做检查,就会发现肝肾功能的指标其实是异常的。如果掉以轻心不去干预,损伤会悄无声息地加重,1-3天之后再次发作,情况往往非常严重,救治难度也比较大。

C.这三点建议要切记

杨红年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不要随便采食野外的蘑菇,预防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吃野蘑菇;

第二,一旦误食毒蘑菇出现不适,在家里第一时间催吐,反复喝大量的水,或者刺激咽喉催吐;

第三,医院就诊,信任和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不要以为没症状就没损伤,假愈期不要掉以轻心要信任医生的方案,否则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最后再次提醒

市民千万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市民千万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市民千万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链接

银川常见野生蘑菇

野生四包菇

毒性:成熟后有毒

生长区域:俗称狗尿苔,常见于野生树林中腐木、树木根部位置,在成熟前期可以食用(菌盖底部灰色以前),不能与酒同食,成熟后(菌盖下部黑色)有毒,不可食用。

瓦鳞鬼伞

毒性:微毒,幼时可食,成熟后不宜食用。

生长区域:生于银川市田野、树林和庭院中柳、杨等阔叶树基部附近或草丛中。

墨汁鬼伞

毒性:微毒,更不能与酒一起食用。

生长区域:春至秋季(晚秋),或者生于银川市田野、树林和庭院中柳、杨等阔叶树基部附近或草丛中,往往形成一大堆多达数十枚。

杨树菇

毒性:无毒

生长区域:一般春、秋两季自然发生于杨、柳、枫、榕、小叶榕等阔叶树的枯死树干和腐朽的树桩及埋于土内的树根上,以及一些草坪上。

鳞柄白毒伞

毒性:剧毒,严禁食用。

生长区域:多分布银川市的人工绿化带、草坪上等湿润处。

野生鸡腿菇

毒性:微毒

生长区域:在雨后会迅速成长,多见于银川市河边、草滩、沟渠、树林树根旁。

快把这条







































白癫疯是怎么引起的呢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l/1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