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汞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金属汞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口腔病变为主,并累及呼吸道、胃肠道、肾脏等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汞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两大类,每类按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级。
汞的特性
汞俗称“水银”,银白色液态金属,在常温下可挥发,洒落可形成小水珠。高温下能迅速挥发,与氯酸盐、硝酸盐、热硫酸等混合可发生爆炸。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不超过0.02mg/m3,短时接触容许浓度不超过0.04mg/m3。
接触群体
汞是常见的工业金属毒物。汞及其化合物生产应用过程中均有机会接触。职业接触主要有:汞矿的开采、冶炼与成品加工,土法火式炼汞危害大;含汞的仪器、仪表、电工器材的制造、校验和维修等,如温度计、气压表、整流器、振荡器、荧光灯、太阳灯、石英灯、水银真空泵、极谱仪,尤其热汞法生产危害更大;化工用汞电极法电解食盐生产氯气;塑胶、染料生产用汞作催化剂;冶金行业用汞齐法提取金银等贵金属。接触人数颇广,其中女工占有一定的比例。
中毒症状
由于汞的易挥发性,工作场所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侵入人体。主要损害神经、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急性中毒时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梦、发热等全身症状,并有明显口腔炎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少数严重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脏损伤;慢性中毒比较常见,主要由于长期在汞污染环境中吸入汞蒸气而引起。最早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汞毒性震颤,另外可有口腔炎,少数病人有肝、肾损伤。
防护措施
改革生产工艺,生产中尽量用其他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汞如用乙醇、石油、甲苯等取代仪表中的汞,用热电阻温度计取代汞温度计,用隔膜电极取代汞电极以进行食盐电解,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等。汞的蒸发随气温增加而增多,真空冷灌法代替热灌法;例如用冷汞法取代热汞法进行生产。
采取有效措施使工人作业环境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02mg/m3。
用汞和不用汞的生产用房要合理配置,以防止交叉污染。
有关汞的生产应尽量实行密闭化和自动化等,并辅设充分的下吸式或侧吸式抽风设备。
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汞沉积。汞作业场所的建筑结构(地板、工作台、天花板及墻壁等)、桌椅、工具均需平整、坚实、光滑,便于清洗,防止汞散落后继续蒸发,地面和台面涂以过氯乙烯,使光滑无缝,以防止汞渗入,同时需有一定的斜度,以便冲洗,低处应有贮水的汞收集槽。并实行严格的清洁卫生制度,如定期冲洗等,勿使汞沉积。
含汞“三废”处理。如排出含有汞的空气经过氯化活性碳(或锰矿石)吸收处理,含汞废水和汞渣应回收处理后才能排放。敞开容器的汞液面可用甘油或5%硫化钠液等覆盖,防止汞蒸气的蒸发。
车间内汞的清除。车间内汞蒸气浓度较高时,可在关闭门窗后用碘熏蒸,使汞蒸气与碘蒸气生成难挥发的碘化汞,沉降后再用水清除。工作时间注意通风,工后用漂白粉液及5%—10%三氯化铁溶液冲洗地面亦有效,其缺点对金属有腐蚀。对流散的大汞滴需先用吸收器收集并用水冲洗。
制订安全操作法,加强个体防护。应配备有效的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如工作帽、工作服和口罩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禁止在工作场合吸烟、饮食、休息、娱乐。班后应要换下工作服,漱口、淋浴。工作衣帽由厂方定期换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保持合理的营养。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上岗前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和职业病患者并及时处理和治疗;接触汞作业者应每年进行1次职业健康检查。
中毒急救
1.立即移离中毒环境并向“”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中毒早期予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禁用生理盐水洗胃),中毒1小时以上洗胃须慎以防胃穿孔;
3.口服鸡蛋清4个加牛乳毫升,或20%活性碳溶液;
4.无腹泻时予50%硫酸镁60毫升导泻;
5.咽水肿宜尽早作气管切开以防窒息;
6.病情稳定后予5%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
转自:中国职业健康
投稿邮箱:zywsfh
.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