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又是美味的野生菌上市的季节。野生菌以她独特的鲜美让人垂涎欲滴。特别在腾冲,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各式各样野生菌生长的天堂,也使我们腾越儿女饱尝野生菌的美味。顿鸡枞、炒见手青、炒奶浆菌、猪脚煮大红菌.....
说道这里大家都流口水了吧!但是你知道吗?每年的野生菌中毒事件均排在腾冲市食物中毒的首位,因野生菌中毒死亡也时有发生。
所以、掌握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比不可少!
1
one
误区腾冲广为流传,用蒜和野生菌一起炒,蒜变黑就是有毒,有虫吃的野生菌没有毒,这是真的吗?
2
one
鉴别把关基本准则:头戴帽,腰系群、脚穿鞋的野生菌不可吃;还需要严把三关。
3
one
自救、医院救治进食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心翻)、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疼、视物模糊(眼花)等症状,要及时开展自救、互救;医院就诊。
4
one
野生菌中毒类型野生菌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①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②神经精神型。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③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④肝肾损害型。引起中毒的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在腾冲出现的野生菌中毒死亡病例多为肝肾损害性。大家在采摘、食用野生菌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为大家列举了一些会在腾冲出现的此类野生菌,请大家熟记!
5
one
小结编者也是多年从事食物中毒调查处置,接触野生菌中毒也很多,这里总结了一些预防中毒的小常识供大家参考。
①不熟悉的野生菌不采摘,怀疑的野生菌不适用。
②一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食用野生菌避免过多、过杂。许多野生菌都有微毒,如见手青、牛肝菌,如果一次食用太多,特别的是特殊体质的人会出现中毒症状;不易过杂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③食用野生菌不要喝酒。酒精会加快毒素的吸收,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④婴幼儿不易食用野生菌。婴幼儿机体器官功能不完整,对成人不出现症状的野生菌也可能会出现中毒,况且婴幼儿出现中毒后救治过程也存在较多困难。
⑤食用野生菌出现中毒症状,及时开展自救,医院接受治疗。
图/文编辑:李新和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