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
严重症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除了以上发病症状,还有可能发病症状「不典型」,例如:
(1)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4)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5)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2.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感染新冠肺炎了?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是否感染还需要医生结合发病前是否去过疾病流行区、是否接触过可疑或确诊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一起来综合判断。
3.干咳是症状之一,那么干咳和咳嗽有什么区别?
干咳与咳嗽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痰。
干咳是指咳嗽时无痰或痰量极少的咳嗽。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也会引起干咳,一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很常见,如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除此之外,吸入一些刺激性气体、粉尘等也可以诱发急性干咳。
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通过咳嗽能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当气道内的分泌物或者有害因子随着咳嗽的动作排出体外时就形成了咳痰。咳嗽与咳痰通常意味着呼吸道受到了某种刺激或者存在某种疾病。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流感、普通感冒症状有什么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可伴有肺炎,但早期肺炎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
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检测阳性。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者。
图片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余发病3~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肌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普通感冒以鼻塞、流鼻涕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
5.自己或家人在家隔离观察,还能不能开窗通风?
可以。
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
隔离房间的窗户打开时,应该尽量将隔离房间与其他房间隔绝,避免流向室内。
只要开窗,空气就可以流通交换。
6.中央空调还能不能用?
根据场所、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目前中央空调基本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设计,房间相对来说变成一个正压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增加新风量来减少室内空气的重复循环。
此外中央空调本身并不会产生病毒,也不是病毒的宿主,它只是增加了空气在不同房间的交流。
对于家庭使用的中央空调,如果家中不是有人在某个房间隔离,使用是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是整栋楼相通的中央空调,特别是公共区域(如酒店、公司、商场等)有排风口,万一有人感染,那么病毒有可能通过送风系统在楼内传播,形成交叉污染。需要消毒后经过评估后才能重新使用。
7.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得肺炎吗?
不一定会得肺炎,也可能表现轻微,一周左右自愈。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良好,少部分可能进展为危重症。
8.家中如何做好消毒工作?
酒精:酒精可以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75%医用酒精。
蒸笼:从沸腾开始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衣物和包扎伤口的纱布。
煮沸:℃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适用于餐具、某些玩具,被褥等。
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忽视了通风。
高锰酸钾溶液:使用5‰高锰酸钾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1分钟之后用干净饮用水再冲洗一遍即可。
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1~3%漂白水(漂白水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消毒液:含氯消毒液能有效消毒杀菌,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地板等。
9.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进行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在56℃条件下,30分钟就能杀灭病毒,含氯消毒剂、酒精、碘类、过氧化物类等多种消毒剂也可杀灭该病毒。
皮肤消毒可选用75%的酒精和碘伏等(注:粘膜用碘伏或其他粘膜消毒剂)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其他含铝消毒粉/泡腾片)配置成有效氯浓度为mg/L以上的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耐热物品可煮沸15分钟进行消毒。
10.56℃以上30分钟可以灭掉病毒,那℃需要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怕热,在56℃条件下,30分钟就能杀灭病毒;含氯消毒剂、酒精、碘类、过氧化物类等多种消毒剂也可杀灭该病毒。对于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11.给钥匙、手机、外衣等消毒的行为是否有必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在手接触了感染物品之后触摸鼻子、嘴巴等黏膜可能进入体内,对钥匙、手机、外衣进行消毒,可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
12.洗澡或汗蒸可帮助杀死病毒吗?
病毒在56℃的情况下,30分钟会死亡。一般洗澡或者汗蒸达不到这个温度和时长,不过勤快洗澡减少感染风险。
13.新型冠状病毒离开人体是否能存活?在外界物体上存活时间是多久?
病毒不同温度下,不同湿度下,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病毒怕热,温度越高,病毒存活的时间越短。病毒对于干燥、日光、紫外线,甚至空气质量都很敏感,所以新型冠状病毒在室外的存活时间不会太久。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目前还没看到官方数据。因为和SARS病毒在遗传上高度相关,可以参照一下相关数据。
研究者研究者模拟了一种情况,一个包含病毒的大呼吸飞沫(体积为5μL;半径为1mm)掉到干燥的纸上,即使病毒浓度高达10?TCID50/mL(TCID50是指组织培养物/细胞半数致死剂量),纸张在5分钟以内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了。
简单来说,对于干燥的环境,新型冠状病毒预计超过5分钟就不具备传染性了。
14.病毒传播的距离是多少?建议跟别人保持在多少距离以上?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飞沫可以在1~2米内进入易感者的粘膜表面。所以在跟可疑人员接触的时候,除了戴口罩之外,最好保持2米的距离。
15.家庭孕妇产检和生产怎么办?
对于孕妇来说,医院产检。医院属于人群密集的地方,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可以选择一次性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医院产检完成之后,不要在外逗留,到医院使用的口罩,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
16.还能点外卖吗?外卖安全吗?
确实存在厨师已经感染但不知情的情况,而飞沫传播又是其中的一个传播途径,如果厨师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口罩,就可能使食物携带病毒,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外卖小哥感染了病毒,也可能使食物外包装携带病毒。
但是冠状病毒对热敏感,食物烹饪的过程中,温度往往都需要达到很高的温度,加上外卖配送的过程中,温度也保持在一定程度,所以病毒能够存活的机率不大。即使少量病毒存活,也难以达到治病的程度,所以外卖导致病毒感染的机率很低。
外卖总体是安全的,但是需要选择正规的店家,这样才能保证使用的肉食生鲜是经过检疫的,并且制作加工过程是合规的。
如果担心外卖和快递带来的间接接触,可以让外卖小哥放在门口,等他走了再拿进屋(双方都少接触一个人,都安全),再用酒精擦一擦包装袋,洗手以后再打开吃。
17.公共交通如果前一趟有病毒携带者,下一班搭乘的人有感染风险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其中一条为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也就是说在公共交通中前一趟有病毒携带者,下一班搭乘感染的风险极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