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病黄曲霉毒素中毒诊断图谱

概述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指猪长期或大量食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发生的毒性反应,临床上病猪主要出现以肝损害为特点的全身性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病理学上以中毒性肝营养不良和脑神经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但仔猪比育肥猪和成年猪的敏感性更高。

发病原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而这两种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污染玉米、花生、豆类、棉籽、麦类、大米、秸秆及其副产品如酒糟、油粕、酱油渣等,即使肉眼看不出,分离培养时也可发现黄曲霉研究证实,黄曲霉是温暖地区常见的优势霉菌,其生长温度范围为4~50℃,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40℃。尽管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强,但猪必须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饲料才会发生急性中毒疾病。因为即使是霉变相当严重的饲料其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也很低,但黄曲霉毒素有蓄积作用,随着含量在体内的增加,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典型症状

本病有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仔猪发病后常常突然死亡,或出现眼结膜黄染贫血或有出血变化,排出少量稀便或血便。剖检特点是肝脏肿大,变性,呈灰黄色,被膜常有较多的点状出血切面结构不清,质地变脆。胃黏膜肿胀,有点状或弥漫性出血,坏死,形成坏死性胃炎,并有溃疡形成肠黏膜有出血斑点或局灶性出血,黏膜面常覆有较多带血的黏液。特别是回肠、结肠和盲肠黏膜,其肠壁的淋巴小结坏死,黏膜脱落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溃疡胃门和肠系膜淋巴结瘀血、肿大,被膜下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和黄白色的坏死灶,严重时,坏死灶可相互融合形成斑块状坏死

亚急性型,多发生于育成猪,病猪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排出带有恶臭的稀便或血便,继之发生便秘,粪便干硬呈球状,表面附有黏液和血液。病情严重时出现运动障碍,四肢无力,并时常伴发间歇性抽搐过度兴奋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慢性型,主要见于成年猪,病猪眼睑肿胀,黏膜贫血而黄染,粪便多干硬,表面附有黏液和血液。生长缓慢,皮肤发白或黄染。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以肝脏变性、坏死和硬变为特征。肝脏瘀血、脂变,呈黄红色或橘红色病情严重时呈土黄色或黄色,胆囊变小内含少量深绿色胆汁。切开胆囊,胆囊黏膜脱落,胆汁浓稠,呈深绿色后期常因结缔组织增生而质地变硬,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结节切面结构不清,有大量行走方向不定的纤维束。

诊断要点

一般根据病猪有采食不良或霉变饲料的病史,出现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剖检时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肝炎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治疗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饲喂致病性可疑饲料,改喂新鲜全价日粮。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排毒、保肝、止血、强心和抗菌消炎。通过投服人工盐、硫酸钠等泻药,或用温肥皂水等碱性溶液灌肠,以清理胃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通过注射葡萄糖制剂和维生素C,增强肝糖原的含量和肝细胞的解毒功能;止血可注射维生素K制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提高血液的凝固性;强心可用安钠咖等强心药,以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抗菌消炎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

预防要点在于防止饲料霉变和不喂霉变的饲料,其方法可参照玉米赤霉稀酮中毒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推荐

非洲猪瘟诊疗图谱

猪炭疽诊疗图谱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疗图谱

猪水肿病诊疗图谱

仔猪白痢诊疗图谱

仔猪黄痢诊疗图谱

猪副伤寒诊疗图谱

猪巴氏杆菌病诊疗图谱

布鲁氏菌病诊疗图谱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猪疥螨病

猪丹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多图)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图谱

副猪嗜血杆菌病诊疗图谱

弓形虫病诊疗图谱

钩端螺旋体病

化脓性放线菌病诊断图谱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长按上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cs/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