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擅长酒精依赖和网络成瘾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各类成瘾行为的脱瘾以及防复发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酒精依赖科普宣传方面更为突出。
我们都知道,长期大量喝酒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即使知道喝酒对健康不利,但很多人还是无法完全戒酒。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3类人群更易酒精上瘾
生活中我们有几类人群,有能喝、不能喝,还有喝酒上瘾的人;哪些人容易成瘾呢?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3类人群更易酒精成瘾:
1、父母爱喝酒;
2、冒险冲动的人;
3、从小接触酒。
喝酒脸红的人不易醉?很多人都误以为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乙醇(酒精)进入体内后,先由乙醇脱氢酶将它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一扩张脸就红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不过人的体内还有一种酶,叫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乙醛脱氢酶活性不强,甚至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所以乙醛在人体内迅速累计不能及时从体内代谢出去,因此才会出现长时间脸红状态。
不过常喝酒的人也都有经验,一般几个小时后红色就会减退,这是靠乙醛脱氢酶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慢慢被代谢掉。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酒精中毒四部曲
1、甜言蜜语期;
2、豪情壮语期(吹牛、自我感良好);
3、胡言乱语期(喝断片,严重醉酒);
4、不言不语期(严重的呼吸抑制、心跳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温馨提示:
脸红、话说不清楚、走路不稳都是酒精中毒的危险信号。
除此之外,掌握自己的饮酒极量特别重要。对于普通人来说,1斤的高度白酒会致死,对应的直接就是不言不语期。在饮酒时宁可酒量放低,也不要过于抬高。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6大饮酒误区
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饮酒是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自然而然也就产生很多饮酒方式,甚至还产生了很多的误区,你是不是也中招了呢?
误区一:酒混着饮料喝,别有风味
喝酒的时候不要自己乱搭饮料,如果你乱混搭饮料会降低了酒精的浓度,虽然觉得很好喝,但是会不经意越喝越多,如果是用碳酸饮料混合的酒,那伤胃的程度更快更大了。
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总结:酒混着饮料喝,易醉还伤胃。
误区二:龙虾啤酒,人间绝配
龙虾配酒是当今宵夜里面很受欢迎的吃法,其实是不可取的。会造成痛风的高危风险。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嘌呤核苷酸含量非常高,而啤酒也同属高嘌呤食物,两种高嘌呤食物同服,极易引起体内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总结:小龙虾与啤酒不推荐一起食用。并且太多盐会使血压升高,太多热量血糖会升高,啤酒还会影响肝脏,特别是痛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人士不建议同食。
误区三: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总结: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禁过量饮酒。
误区四:白酒度数越高质量越好
但其实酒的度数与质量并无关,白酒会有高度和低度之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并没有优劣之分。
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
总结: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
误区五:喝酒能消愁
酒精作为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可以抑制中枢神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睡眠。同时由于它能作用于大脑中的犒赏通路,提高该通路中多巴胺水平,让饮酒者可以体验到轻松愉快的感觉,从而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但是酒精促进睡眠和改善情绪是短暂的,在酒精代谢后睡眠问题和情绪问题又会回到饮酒者身上。而且还会因为饮酒问题出现其他方面的功能损害,如躯体疾病、财产损失、职业损害、关系破坏等,让饮酒者睡眠和情绪问题雪上加霜。
所以,酒精能在短时间内助眠并消愁,但这是作用是短暂的,非健康的。长期以往会让饮酒者形成逃避现实矛盾冲突的行为方式,无法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长期饮酒会增加酒精成瘾、并发躯体疾病以及社会功能损害的风险,让饮酒者借酒消愁愁更愁!
总结:酒精不能消愁,过量饮酒更伤身。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误区六: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我们所说的酒量,就是身体代谢酒精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取决于肝脏里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的数量,而这种酶的活性除了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外,还可以通过后天长期的酒精刺激而增加活性,这就是我们成瘾障碍中常说的耐受性增加。
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总结:酒量变好,但身体很“难受”。
预防酒精成瘾这样做
酒席上劝酒,往往会有“感情深一口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用喝酒来形容人们之间的交情,往往容易喝大、喝醉。几千年的酒文化发展至今,我们该如何提倡健康的酒文化?
界卫生组织对酒精量最安全的一个标准:每天不超过20克纯酒精,这样的标准是对于爱喝酒的,要把握安全的量。
怎么判断有没有酒精上瘾呢,有什么判断标准?如果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下列至少3条的人群,应该引起警惕。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轻度酒精成瘾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酒越喝越多;不喝酒出现轻度的戒断症状,如手抖、汗出、心慌、焦虑不安、失眠等;一旦饮酒后无法控制饮酒的过程以至于影响工作和生活等。同时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等合并症状。
出现这些情况,要怎么戒酒呢?
轻度酒精上瘾人群,可采取逐日递减戒酒。
小贴士:
戒酒切记不能用茶作为替代品。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达到3条以上的,属于酒精依赖,主要有强制性觅酒行为、耐受性增加(酒量大、酒醉长)、戒断症状(身心痛苦);为防止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危及生命,医院。
温馨提示:
蜂蜜中含有的果糖能促进人体内的酒精快速分解吸收,从而达到快速解酒的效果。如果在应酬交际离不开酒时,记得为自己准备一杯蜂蜜水呦~
健康优选
等蜂来白蜜
89元/瓶
两瓶仅需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活动时间:.6.4—6.6)
推荐理由:
①保肝护肝,功效多:富含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有止咳、润肠、解毒、助消化、护肝养肝、解酒等功能。
②天福花园水城,优质蜜源产地:匠心情怀的养蜂人,对蜂蜜品质有着严苛的要求,不愿意用糖水作假,时间是唯一的催熟剂。
③纯天然、零添加的“蜜中极品”:未经任何人为加工的油菜花原蜜,0添加、0浓缩、0勾兑,每一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宛
校审:吕恩美、张曦
责编:张敏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