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正值吃菌子的季节,7月份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峰期,有一些白色蘑菇要特别注意,这种蘑菇看似白净无害,然而每年都会有人因为误食而中毒甚至致命。这种蘑菇就是致命鹅膏菌,又称白毒伞。
毒蘑菇的种类很多,导致中毒的毒素和中毒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其中毒性较强的毒素主要有以下四种:会损害肝脏的毒肽、会引起肝肾损害的毒伞肽、可以引发幻觉和精神症状的光盖伞素,以及会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的鹿花毒素。而致命鹅膏菌中含有的毒素就是毒肽类和毒伞肽类。这两种毒素在新鲜致命鹅膏菌中含量很高,一个约50g的致命鹅膏菌所含毒素量就足以置人于死地。
致命鹅膏菌除了毒性大,还有一大危险就是容易误诊。中毒者食用致命鹅膏菌后不会马上产生中毒反应,而是在1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后才会开始上吐下泻,症状与肠胃炎相似。不仅如此,更具迷惑性的是,食用致命鹅膏菌中毒后会出现“假愈期”的现象,也就是说,一般中毒后两三天,症状会减轻,到了第五至第七天才是最为致命的发作期。因此,到医院后不能以为症状减轻就办理出院,一定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
致命鹅膏菌该如何识别呢?有一个口诀可以用来进行判断:头上戴帽子,腰上系裙子,脚上穿靴子。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如果看到一种蘑菇同时拥有菌盖、菌环、菌托这三种特征,90%以上的可能就是这种致命鹅膏菌。
一旦误食了毒蘑菇,我们能够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催吐并立即就医,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吃了什么菌子或描述菌子的样子或提供菌子的照片,为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信息,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往期内容健康科普
应急演练
就诊指引
防控培训
医疗救援队
请愿书
妇产科
探视
影像一科
社会捐赠
联系方式
院动态
防控提示
预防指南
医生建议
携手防控
感谢信
病毒防控
消毒保障
呼吸与坚守
海医物资
排头兵
感控人
医院
影与同行
产科防控
发热门诊
抗“疫”扫码
膳食指南
砥砺前行
孕产妇防控
自己的英雄
援鄂后备医疗队
战“疫”扶贫
三九浓情
卫生大扫除
青春战“疫”
“夫妻兵”
总务科
志愿逆行
体检指南
“疫”路同心
团结战“疫”
用爱守护
“守门员”
“上门体检”
刷脸测体温
“战衣”供给地
岗前体检
妙手除疾
无影灯
慰问信
白色战衣
“三八节”
平凡中的坚守
撰稿:刘景
排版:杨帆
审核:李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