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医院
8月4日晚10时30分,医院急诊科同时接诊了一家四口因误食野生蘑菇而引发中毒事件,其中最小患者15岁,最大患者70岁。经过紧急抢救,一家人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良好,已分别于5日凌晨和晚上离院。据患者蔡先生介绍,当日在农贸市场看见有农户出售新鲜蘑菇,听说蘑菇很甜,为品尝鲜美的蘑菇,蔡先生便买回家做菜与家人一起品尝。令蔡先生没想到的是,全家人在食用蘑菇4个小时后,他们便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吐下泻、全腹隐痛等不适。当晚10时30分,蔡先生一家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启动应急预案,多学科进行会诊积极进行抢救。在对病人采取了洗胃、促进毒物排出、脏器保护、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后,蔡先生及家人们陆续脱离生命危险,他与其女儿、岳父于凌晨离院。其妻子由于进食较多,留观至5日晚上离院。据悉,误食毒蘑菇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发病,毒蘑菇的死亡率相对其他食物中毒较高,常见的中毒表现有:胃肠道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循环衰竭型等。其中以胃肠型最为常见,肝功能受损型死亡率高。如果一旦食用野生菌类后出现中毒症状,应在中毒患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但最关键还是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广西常见毒蘑菇中毒类型及其种类广西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四种: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急性肝损害型和急性肾衰竭型。1、胃肠炎型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在广西,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大青褶伞: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引起肠胃严重不适,在桂林、河池、钦州等地多发。日本红菇:全区各地均有分布。00年6月桂林兴安县人中毒。、神经精神型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主要产生3种类型的神经中毒:1.含毒蕈碱种类产生外周胆碱能神经毒性;.含异噁唑衍生物种类产生谷氨酰胺能神经毒性;3.含裸盖菇素的种类产生致幻觉性神经毒性。如残托鹅膏。残托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有毒,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00年5月桂林恭城县19人中毒。3、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种类: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型的毒蘑菇种类有十余种,如假褐云斑鹅膏。假褐云斑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00年6月崇左天等县3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假褐云斑鹅膏)4、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种类: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引起。鹅膏菌属常导致死亡的发生。如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和灰花纹鹅膏。中毒症状: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致命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致死毒素为鹅膏肽毒,对人的致死剂量为0.1mg/kg体重,一个中等大小的子实体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01年3月,已在广东深圳发现此菌踪迹。灰花纹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导致死亡的种类。以下这些毒蘑菇一定要远离!野生蘑菇有毒品种多,且毒性成分复杂,食用后引发中毒症状表现各异,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提醒广大市民勿采、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不要轻信不科学的鉴别方法;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并尽可能携带剩余蘑菇尽快就医。远离毒蘑菇的几个建议,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采食蘑菇有风险,需认真甄别!看完记得转发扩散提醒更多人,千万不要误食了这些有毒的食物!消息来源:医院唐正凤詹金容、人民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