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了锅粽子,一家三口中毒还有人吃完竟昏

??以上为广告以下为正文??

端午节你吃粽子了吗?

粽子虽然好吃

但一定要注意

就在昨天(25日)

有人就因为煮了锅粽子

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

25日凌晨,在杭州笕桥附近,有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被送往联勤医院。

医院急诊科邱国强医生:“三位患者是凌晨送来的,辖区派出所了解情况后,一开始怀疑这一家三口可能是食物中毒。但前一天晚饭时,他们是一家五口同时用餐,同餐的女儿、女婿并没事大碍,只有这对老夫妻和儿子出现中毒症状。后来我们了解到一个细节,当天晚上这三位患者在一个密闭房间里睡觉,用罐装液化气煮粽子时,三个人都睡着了,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该院急诊科姚远主任告诉记者,最近一氧化碳中毒高发,使用天然气时,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目前三名患者病情已基本稳定。

除了煮粽子

吃粽子也要注意

近日,湖南长沙68岁的张大爷

早饭吃了俩粽子

没过多久

他突然觉得头晕、站不稳

赶紧打电话把女儿叫回家

当女儿回到家中时,张大爷已处于昏迷状态,随后被救护车送往湖南中医院(医院)进行救治。医生仔细询问后,排除了食物中毒等原因,原来张大爷多年患糖尿病,导致其昏迷的原因竟是粽子惹的祸。

内科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袁长津教授表示吃粽子一定要因人而异。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蜜枣、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即便不加糖,做粽子的米面经消化后,依然会分解成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此外,胃肠道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也要慎食。”袁长津说。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加之其性温滞气,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再者,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专家提醒粽子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

戳视频了解

↓↓↓

那么问题来了

怎样吃粽子更健康呢?

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所以——

1.粽子最佳的食用时间是早晨和中午,不宜睡前吃;

2.一餐最好不超过一个,吃时最好能同时喝点茶水,或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帮助消化;

3.打开粽子常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

来源:杭州交通、长沙晚报、东莞疾控、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往期精彩

?瑞安又有一批安置房要开建了,有你们家么?

?瑞安一菜场被查出违禁海鲜,全部查扣!

?瑞安村(社区)换届选举最新通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by/1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