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野蘑菇有毒郴州已报告蘑菇中毒事件6

营养界有句老话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这一条腿指的就是蘑菇可见蘑菇的营养确实不一般

近来,雨水充沛

野生蘑菇疯长

可是,大家需要警惕了

野蘑菇千万别随意采食

根据郴州市卫生健康部门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报告因食用有毒蘑菇导致中毒事件6起,发病人数25人,无死亡人数。

野生蘑菇有毒品种多,且毒性成分复杂,

食用后引发中毒症状表现各异,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提醒广大市民勿采、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不要轻信不科学的鉴别方法;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并尽可能携带剩余蘑菇尽快就医。

吃这种东西

一旦中毒就是全家遭殃

一定千万小心

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达80%

年6月,丽水市一名女子误食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毒菌,抢救无效身亡。年7月,西安一名保洁员在清扫垃圾时,发现草地里的野蘑菇和小时候吃过的很像,采摘回家和两个女儿一起食用,3人中毒,9岁小女儿不幸身亡。据《潇湘晨报》报道,年,湖南省除张家界以外市州均有野生蘑菇相关中毒事件报告,截至7月7日,共收到报告88起,人中毒,死亡10人。

类似的新闻在网上还有很多很多……

毒蘑菇又称毒菌或毒蕈,属大型真菌类,一般食用后2~24小时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症状。

部分毒蘑菇可致死,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鹅膏菌属品种中毒后死亡率甚至高达80%。不仅如此,毒菇种类繁多,所含毒素复杂,几乎可对所有组织器官造成伤害,且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

如果催吐洗胃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则需进行血浆置换来将毒素排出。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又就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注意!鉴别毒蘑菇存在五大误区野生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欢,民间曾流传很多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科学,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存在五大误区:×误区一:鲜艳的蘑菇有毒,无毒蘑菇颜色不鲜艳。可食用蘑菇也有颜色鲜艳的,而毒蘑菇也有颜色朴素的。最"臭名昭著"的毒蘑菇"致命白毒伞"就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白色,符合传说中无毒蘑菇的形象。但它以极高的致死率成为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而颜色漂亮的红黄鹅膏,却是美味的食用菌。×误区二: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蘑菇不含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常常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它们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至于环境的"清洁"与否,与蘑菇的毒性无关。食用菌鸡腿菇常常野生在粪便上,栽培时也常用牛马粪便作为培养基;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却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蘑菇生长环境中的高等植物,如松树和栎树,也不能作为蘑菇有无毒性的判断依据。×误区三: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啮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相差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昆虫的美食,如豹斑鹅膏常被蛞蝓取食。致命白毒伞也有被昆虫啮食的记录。×误区四: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银针验毒的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毒蘑菇不含有硫或硫化物,无法令银器变黑。而导致大米、大蒜、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是无稽之谈,没有证据支持该说法。×误区五:毒蘑菇经高温、盐水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含有的毒素热稳定性不同。以白毒伞为例,它的毒性成分是毒伞肽,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大蒜的活性成分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却完全无能为力。如何正确辨别有毒蘑菇?“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肯定有毒。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穿鞋指有菌托,这类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这些常见的毒蘑菇你会分辨吗?

我市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郴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做了安排部署,下发了防控通知。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控意识。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共印制《湖南省常见毒蘑菇中毒防治手册(第三版)》1万册,张贴海报、挂图6.1万余份,制作宣传栏77块,开展培训场次,培训食品安全协管员等余人次。

3、加强风险预警,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全市从源头到市场各环节的监督检查,通过“堵源头、查流通、清市场”的方式,防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家,暂未发现销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为。

4、加强应急管理,及时上报信息。进一步加强野生蘑菇中毒监测,强化野生蘑菇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报告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积极救治病人,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蘑菇中毒品种,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损失减到最小。

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年6月11日

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警惕误食毒蘑菇中毒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

来源

郴州发布文明郴州

编辑

谭洁审核

郭凯

运营

郴州日报融媒体工作室

我在这里等你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by/11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