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药中毒

急性中毒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征,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国家中毒控制中心曾经报道的各类中毒事件中,由农药(包括鼠药)所致中毒占57.84%,其中半数(28.62%)为鼠药中毒,因此科学有效的防范鼠药中毒尤为重要。鼠药的分类及中毒机制分类包括:毒鼠强、氟乙酰胺、溴敌隆(或溴鼠隆。前两者具有剧毒,我国于年已命令禁止使用,目前应用最多的为溴敌隆(或溴鼠隆),属于第二代长效抗凝血杀鼠剂,其中毒途径主要是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的代谢,阻碍肝脏合成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F)Ⅱ、Ⅶ、Ⅸ、Ⅹ,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特点

1.幼儿期(1-3岁)为高发年龄;

2.多发生于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3.中毒原因不明,常常不能明确毒物接触史,误诊或漏诊率高;

4.临床表现为表现多样的出血症状,包括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颅内出血等;

5.凝血功能:主要表现为PT和APTT明显延长,而TT和FIB基本正常;

6.辅助检查:有反复出血症状的患儿多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7.毒物筛查可检测到不同水平的溴敌隆或溴鼠灵。

溴敌隆中毒的诊治要点

1.有明确中毒病史的儿童,及时给予洗胃,并予维生素K1治疗;

2.缺乏或否认中毒病史的儿童易被误诊为其他出血性疾病,如各类凝血因子缺乏症、血友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此应详细追问病史;

3.维生素K1为特效解毒剂,疗效显著、稳定,但因溴敌隆的代谢半衰期最长可达24天,且具有更高的脂溶性,容易在肝脏蓄积,毒性持续时间长,因此维生素K1治疗应维持足够疗程(2-6个月),以免复发;

4.溴敌隆中毒的儿童大多预后良好,但如果发生严重的颅内出血,则可导致死亡。

溴敌隆中毒的防范因此,对于<3岁的婴幼儿,尤其农村的留守儿童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z/1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