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89789.html常在河边走,偶尔中个毒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也不见得是单味药的毒,很可能是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药性组合。多数药材没有绝对的好坏,是救人还是下毒,就看怎么用了。上周一开始在新科室轮转,在报道前一晚想提高一下状态,服了一勺“孔圣枕中丹”,温酒送下。服后觉得有些恶心,虽说平时也觉得这个药味道清奇,总不至于恶心到这个份儿上。夜里醒来好几回(强烈的恶心来袭,快速惊醒,从上铺窜下来,却只吐出了几口空气炮弹),反反复复折腾到早上八点,影响上班了。静下来想了想原因,给自己冲了两杯永和豆浆,一杯平复下胸腹间的翻涌,二杯喝完基本就没事了。人有自救本能,对于入口之物的性质,潜意识里会有判断,所以往往有患者吃苦药不觉得苦,甚至会喝出甜味的情况。甜味是人体默认的“安全有用的食物”的信号,相反,极少有人天生就爱吃苦味。这个“中毒”是怎么回事呢?孔圣枕中丹不背锅,我喝的也不是假酒。孔圣枕中丹,又名孔子大圣知枕中方、孔子枕中散等等,龟甲龙骨菖蒲远志上四味等分,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主要功效是增强记忆力,也有说吃完变聪明的。从组成上来看,远志菖蒲开心包,除痰气郁结,龟板入任脉,养阴开结,补五脏血气,龙骨重镇,也开结,全方配伍的很精当,祛邪,调整心肾关系,达到安神定志的效果。酒有温散之功,一定程度下也能增强胃气,使药物快速起效。问题出在酒的成分上,我这瓶是蜂胶酒。(蜂胶,这真的是蜂胶,就长这样子)蜂胶内服药力作用于心包,这个广义心包的概念也包括血管,蜂胶外用能治各类皮肤病。那么,分析一下目前的药物组成,龙骨龟板暂且不论,古籍关于远志菖蒲的记载如下。远志功效如下:《本经》记载,远志,味苦温,能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别录》:无毒。主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隔气,皮肤中热。《药性论》云,治心神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坚壮阳道,主梦邪。《日华子》云∶主膈气,惊魇。《得配》辛、苦,温。入手足少阴经气分。开心气,去心邪,利九窍,散痈肿。综上,作用主要有开结气、壮阳、安神三个方面。天道曰阴阳,地道曰刚柔。“坚阳道”指的就是使男性生殖器更加坚硬,目前含糊的理解成有一定补肾的作用即可。开结气,开的是心胸的结气,另兼祛痰之功,若配伍桔梗,药性都是往上走,有许多导致剧烈呕吐的例子。(现代药理研究,远志所含皂甙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反射性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安神,是交通心肾,引肾济心,引心温肾,前者作用为主。心气不定是因为火,参考《金匮》的泻心汤。另外,去皮肤中热,散痈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远志定神,则君心宁静而心气自通于肾矣,心之气既下通于肾,谓远志但益心而不益肾,所不信也。是远志乃通心肾之妙药。故能开心窍而益智,安肾而止梦遗,否则心肾两离,何能强记而闭守哉。不知远志可引肾之气以通心,非助肾之水以滋心也。故通心肾者,用远志一味,而心肾已受两益矣——《本草新编》)说起来,《千金》还有另一首方子,治多忘,令人不忘方:菖蒲(二分)远志(七分)茯苓茯神人参(各五分)上五味,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夜一,五日后智神良。此处不是等分,而以远志为主,可与枕中丹互参。菖蒲的功效和远志有相似之处。《本经》: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日华子》云,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长智,除烦闷,止心腹痛,《证类》云,黔、蜀蛮人亦常将随行,卒患心痛,嚼一、二寸,热汤或酒送亦效。《千金》记载,日月未足而欲产者。捣菖蒲根汁一、二升,灌喉中。又方: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节者,阴干百日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耳目聪明,不忘。又方∶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菖蒲一两半锉,酒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分三服,食前温服。又方∶治好忘,久服聪明益智。七月七日取菖蒲酒服三方寸匕,饮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综上,与远志俱可开心胸结气,另具温补五脏之功,以肠胃三焦及肾为主。于是就这样了,远志菖蒲将心胸之气打开,而蜂胶又将药力锁定在了心包,气停在这了,热酒向上蒸腾,药力不能降,全数堆积于胸膈附近,郁闷近死。但远志加酒,又是春季,上行之力稍稍占优,所以还是有要吐的趋势。至于喝豆浆能解,是因为黄豆下气。豆子吃多了会频频矢气~《本草易读》:黄豆,甘,温,无毒。宽中下气,利肠消水。《饮膳正要》:大豆,逐水,除胃中热,解诸药毒。总的来说,这些药性都没有太偏,各有各的妙用,没想到配合在一起竟导致了这种结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z/1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