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美国FDA禁用的ldquo儿童神药

最近在一个6个月的宝宝群里

看到有妈妈说

孩子不舒服就给吃“保婴丹”

一直以为

“保婴丹”已经很少妈妈给孩子吃了

的确

在前几年

很多家长都觉得“保婴丹”

是款“神药”

只要有点不舒服

很多家长都选择给孩子吃

真相又是怎样的?

1.保婴丹为什么被称为“神药”

保婴丹,是很多妈妈心中的“儿童神药”。

因为它小小的那么一瓶药,就能“疏风清热,化痰定神”。

通俗点讲,就是孩子感冒、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有痰、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通通能治。

可以说是包治百病了。

而最让妈妈推崇的,是它能让小宝宝一夜安睡。

毕竟,多少妈妈有了娃后,就再也没睡过一个整觉。

而这么一瓶药,就能轻松解决宝宝夜哭、夜醒的烦恼,价格还不算贵。

慢慢的,它就在妈妈圈里流传了起来,也奠定了保婴丹“儿童神药”的名声。

2.保婴丹有用么?

关于保婴丹,咱们先来看一下各权威机构怎么说。

其实早在年,香港卫生署药剂督,就曾召回多款保婴丹。

因为检出其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某品牌保婴丹中的汞含量,甚至超过限量标准约2倍。

而年,美国食药监局也曾警告消费者停止使用使用香港“余仁生”牌保婴丹,以防重金属中毒。

可能很多麻麻会说,这是因为很多人都不懂中医,我们用了就是很有效!

嗯,没错!我们并不否认它的药效。但是你知道当时的配方里有什么吗?

朱砂!

划重点:朱砂是汞的化合物,有镇定催眠的作用。但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易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而婴儿轻微汞中毒的表现就是昏睡!

所以,和你想的可能有些出入,孩子安睡的原因,并不是被“压惊”了,而是被“毒晕”了。

其实不止“余仁生”牌的保婴丹,当时那些打着“定惊安神”、“百年传承”的各种古方神药,里面大都含有重金属、镇静剂或作用于神经肌肉的药物。

这,就是他们“有用”背后的秘密。

3.为什么又在市场上出现了?

之前就有妈妈问过,她看到过保婴丹被曝光、禁卖的新闻,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还有呢?

这是因为,保婴丹的配方改良了,去除了朱砂、雄黄等含有重金属的那些配料。

这样,它就又能上市了!

那么,现在的保婴丹,就安全了吗?

别急,咱们先来看看现在保婴丹的成分:

看到了吧,尽管删减了很多原料,但现在的保婴丹成分依然复杂,几十种中药混杂在一起。

而且,这里面的川贝母、牛黄、钩藤、法半夏、天竺黄等等,还都是具有毒性的药材。

川贝母:大剂量服用贝母能引起全身出血、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

牛黄:天然牛黄属于牛结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平滑肌舒缩功能,有微生物污染风险。可能降低血液、导致心律失常,易导致腹泻。

冰片:能迅速进入脑组织,停留时间较长。有肝毒性。此药在美国禁用。

钩藤:有降压、中枢抑制镇静、抑制肠管蠕动、镇咳等作用。起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

法半夏:有中枢神经毒性,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特别是呼吸反应,过量使用可能会抑制宝宝呼吸。

天麻:易致过敏。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

薄荷:有肝毒性,动物实验表明薄荷中的薄荷脑、油对哺乳动物具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若过量服用会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天竺黄:对胃有较大的刺激,长期服用可致肝肾损害;

……

如果长期或者过量服用,可能引发肾衰竭、肝损伤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冰片这个成分,已被证实有神经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与生殖毒性,它在美国是被明确禁用的。

而婴幼儿本身肝肾功能就未发育好,代谢的很慢,药物很容易就会堆积在身体里。

所以,这种药,怎么看都是弊大于利。

4.给孩子吃药一定要慎重

可能会有妈妈问,那既然现在还在卖,偶尔吃吃也没事的吧?

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

特别是那些民间偏方、儿童神药,很多都是没经过临床试验的。

妞们仔细看一下保婴丹的说明,就会发现,它的很多项目都是“尚不明确”。

也就是说,根本不知道孩子吃了会有哪些副作用和危险。

而在用法用量上,赫然写着:「刚出生就能吃」、「没病还能当保健品一直吃」。

小婴儿胃肠娇嫩,通透性高,很容易过敏、受刺激,到6个月辅食都得仔细添加,却给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喂这么复杂的药?

再说,这些药都没有经过临床实验,真的敢给孩子吃么?

所以,咱们还是别让孩子去当小白鼠试验药效了吧?

我觉得呢,孩子生病,咱还是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在给孩子诊断后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感冒发烧大多是病毒感染这类小毛小病,很多时候不吃药也能自愈;

婴儿肠胃发育不完全,消化功能较弱很正常;

宝宝睡不好原因很多,需要去排查,而不是给娃「镇静剂」强行安睡。

而孩子要是没病没灾的,就更别信什么“要想小儿安,日日不离保婴丹”的话了。

我们家长在用药方面

还有很多疑惑

也不清楚如何才是正确的

下面这个

儿童用药清单

希望能帮到各位家长

1.

抗生素类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因其有导致孩子耳聋等风险,卫生部规定小于6岁禁用。

磺胺嘧啶:而由于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发育未完善,磺胺嘧啶会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风险,因此这个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这类抗生素是成人细菌感染常用药,但它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静滴或口服。

氯霉素类:使用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儿童肝功能衰竭,但目前这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已经比较少。

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在孩子牙齿发育期间,包括怀孕中后期(是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牙齿也在发育,但仍牙龈下面)、婴儿及8岁以下儿童,使用四环素可使孩子恒牙黄染并终身不退,牙釉质也发育不良,孩子会长出细细小小的满口黄牙,我们称之为“四环素牙”。

可能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个药不仅影响孩子颜值,并且还会影响儿童的骨质发育,导致骨骼生长迟缓,所以8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类药物。

2.

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因此很多病毒性疾病都以此为理由用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目前批准的利巴韦林剂型只有口服和雾化这两种,其中,口服剂型只用于治疗丙型肝炎,而雾化制剂主要用于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静脉用药还在试验阶段。

但我们临床上常见不少医生不仅滥用口服剂型和雾化剂型,也开常静脉剂型。

对于利巴韦林的担忧,最主要集中在它的安全性方面,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具有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表现有胎儿异常、畸形、肿瘤、溶血性贫血、胃肠反应等等。

家长遇到医生给宝宝开这个药,最好能问清给宝宝用的目的以及是否有可替代方案。

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儿童可能用于水痘的治疗。

但其副作用明显,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CFDA也明确规定其说明书必须标明:老年人、孕妇及儿童应慎重使用阿昔洛韦,或在监测下使用,说明书上也只有2岁以上儿童参考用量。

通常来讲,除非重症水痘,一般普通水痘有自限性,也不需用到这个药,对于其他病毒感染也没有指征使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这个药是用来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医院喜欢使用,但笔者从来没有给孩子开过这个处方。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精神障碍和神经损害以及骨髓抑制。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z/12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