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提醒:家中危险物品,切记要收好
6月11日晚上,因为误喝农药,2岁的乐乐(化名)被送往我院康健中心院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抢救。
6月12日,一名12岁的儿童,因为在家中偷喝药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也被送往PICU救治。
儿科医生提醒,家居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将农药、药品、洁厕液等危险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同时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两天两个家庭的孩子
在家中喝下危险品导致中毒
“娃娃走到她妈妈面前,蹦了两下,身体就软下去了。我们低下去一看,娃儿眼睛无神,嘴巴里有粉红色的液体。我一想,遭了,肯定是吃到农药了。”
6月11日,家住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镇的乐乐,趁家长不注意,误服放在家中的“福克”(一种农药),20分钟后出现恶心、呕吐、站立不稳,随之出现昏迷,面色及肢端发青,呼吸困难等严重中毒症状,被紧急送至我院康健中心院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抢救。
乐乐的爸爸说,农药是用过的,当时放在家里的茶几上,乐乐在家里玩耍时,不知怎么就喝了下去。“可能是因为农药水是粉红色的,很像她平时吃过的退烧药。”
乐乐被送到PICU后,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洗胃、导泻、解毒剂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镇痛、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保护脏器等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家属积极配合下,乐乐跨过了呼吸衰竭、休克、肺水肿、肺出血等一道道生命关卡,于6月16日转入儿科普通病房,回到父母身边。乐乐也成为我院儿科血液净化治疗中目前年龄最小(2岁)、体重最轻(9kg)的患者。
就在乐乐送到PICU的第二天,6月12日,一名12岁男孩,趁大人不注意,偷偷饮用家中药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也被送往PICU救治。
家中有害物品,家长一定要放置好
儿童中毒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外统计,超过80%的儿童中毒发生在家里。因此,家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安全。
家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孩子发育性因素的影响。
当孩子会移动身体后,他们能够在房间内行动,打开橱柜拿出里面的东西;
开始行走后,他们能够拿到物品;
随着发育,幼儿能打开简单螺纹的瓶盖;
好奇心驱使,让儿童喜欢把新物体直接放入口中尝试或吞咽下去;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可能会模仿成人使用有毒的清洁用品或自行服药;
青少年独立空间较多,各种压力和诱惑,导致他们尝试非法药品和有毒物品。
另一方面,许多家庭都有大量潜在的有毒物质,比如厨房的洗涤剂,浴室的洁厕剂,以及车库的洗车液等。因为比较常用,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它们的毒性。
因此,儿科医生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将常用的药品和其他物品妥善保管,加锁或者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经常对家中药物进行检查,发现过期的及时清理;不要把非食用的东西放在装食物或饮料的容器里,因为包装鲜艳的物品容易被儿童当做糖果,增加误食的风险。
家长使用任何物品之前都要认真看标签,用完后立即盖好盖子。如果使用危险用品时需要临时放置在儿童可以得到的范围内,也一定要盖好瓶盖,并监管好孩子,谨防误服误用。
除了保管好危险品,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要对孩子做好宣教。比如对于药品,告知孩子正确的药名,不要将药品说成‘糖’;尽量不要在年幼儿童面前吃药,以免他们模仿;告诉孩子只能吃大人给的东西,除此之外不要吃任何东西。
文/庄媛刘明霞
图/庄媛
编辑:黄黎
校对:任诗雨
主审:王扬勇
新闻-
宣传部投稿邮箱:x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