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拉萨的雨就没有停过,连着几天的夜雨,除了让空气湿润了起来,让草木茂盛了起来,在树林间,草地上,一种应季的美味也正悄然生长。
羊肚菌、松茸、牛肝菌、见手青、黄牛头、白牛头······油炸、爆炒、煮汤·······
吃货集结号已吹响!!!!!
让我们一起变身踩(采)蘑菇的小姑娘,撒欢大山,不过走路要慢一点哦,会踩到菌子!
这些野生菌,可以吃。▲羊肚菌
▲金耳
▲青杠菌
▲臧氏金牛肝菌不论是在幽暗谷底、大山深处,还是原始密林的枯枝败叶间,菌子都如雨后破土而出的禾苗一样可爱。
▲红托竹荪它的开伞时间很短,所以能捕捉它的过程。开伞前是个钟的形状,开伞后就就像穿了一件网格的蓬蓬裙。
▲绣球菌
这么大一坨,其实它只有一朵。由一个粗壮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的瓣片,像一个绣球一样。普通蘑菇生长在阴面,而绣球菌每天需要10小时以上的照射,这是世界上唯一的"阳光蘑菇"。
▲松茸
松茸的学名叫松口菌,它通常与松树和栎树共生。没开伞的童茸价格比开伞后的要高很多。
▲松露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松露,也叫印度块菌。它埋在地下不容易找,但因为具有特殊香气,可吸引发情期母猪,所以云南当地很多人把它叫做猪拱菌,不过在林芝很少有人找哦!
▲淡红丛枝瑚也叫刷把菌,这是我最喜欢的丛枝瑚种类。粉嘟嘟的,像不像一个珊瑚丛?此类在林芝特别多,以白色为主。
什么是有毒的蘑菇?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毒蘑菇约有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
▲毒蝇鹅膏(剧毒)
目前确定毒性较强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鹅膏肽类毒素(毒肽、毒伞肽)、鹅膏毒蝇碱、光盖伞素、鹿花毒素、奥来毒素。
如何辨别有毒的蘑菇?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2、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3、看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5、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6、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如果没有把握确定蘑菇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7、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注意:这里所说的辨别毒蘑菇方法,只适用初步筛选,并不是所有的毒蘑菇都可以依靠上述方法辨别。
这些辨别毒蘑菇的方法不靠谱谣传1:无毒蘑菇颜色朴素。白毒伞(剧毒)长得一副清纯外表的“白毒伞”,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颜色,还有微微的清香。但是,你知道吗?这种毒蘑菇的致死率非常高,不同文献记载高达50-90%。
橙盖鹅膏(无毒)而“鲜艳的蘑菇有毒”也并不完全错误,譬如和白毒伞同属的毒蝇鹅膏。鲜红色菌盖点缀着白色鳞片的外表,告诫所有的动物:“我有毒,别吃我哦。”当然,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种类是美貌与安全并重的。同样来自鹅膏属的橙盖鹅膏,具有鲜橙黄色的菌盖和菌柄,未完全张开时包裹在白色的菌托里很萌,有“鸡蛋菌”的别称,是夏天游历川藏地区不可不尝的美味。再如鸡油菌、金顶侧耳、双色牛肝菌和正红菇等,都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
谣传2: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食用菌鸡腿菇就长在粪便上,栽培时也常用牛马粪便作为培养基。再如“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也有报道称,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采食时须格外注意。
谣传3: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亚稀褶黑菇(剧毒)按照这个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不过,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就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而一些无毒的美味蘑菇也容易因这条标准躺枪。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我们在市场上常常见到的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谣传4: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红绒盖牛肝菌(果蝇吃了挂,人吃了没事)豹斑鹅膏要知道,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哦。在法国科学家的研究中,大多数对果蝇致命的蘑菇对人无毒。谣传5: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其实吧,银器作为古代鉴毒的利器,主要是因为银会跟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变黑导致。譬如猕猴桃也可以让银器变黑。
至于大蒜,曾用致命“白毒伞”(一定要记住这个反面典型)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兼之鲜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当然,闻闻就可以了。
微林芝风险提示
夏天正是蘑菇疯长之际,吃野生菌本身就有风险,到目前为止对蘑菇中毒的治疗尚无特效药,鉴别力不强的人,没有采摘经验的人,不要尝试采摘野生菌类食用,因此,防治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不认识的坚决不采;
自己无法确定的也坚决不采;
尽量不要生吃,松茸除外;
菌类加工时间必须超过15分钟;
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及时就医!
林芝本地菜市场有老百姓采摘的菌类,大家可以去购买,免去自主采摘的风险。
主编:陈姗
责编:赤列德吉
审核:熊林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