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爷出品
子弹财经又到一年财报季。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某一时期内的经营“投影”,财报不仅是市场判断其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也是在诸如疫情“黑天鹅”这般突发事件下行业发展的“稳定器”。4月29日,“中国奶茶第一股”香飘飘(.SH)发布了年度财报及年第一季度财报。整体看来,尽管疫情“黑天鹅”对线下各大零售品牌冲击甚大,然而得益于经营策略的及时调整,香飘飘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表现。财报显示,年录得营业收入37.61亿元,较去年同期微降5.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上浮3.15%。而在年第一季度,随着疫情影响的消散,香飘飘业绩“起飞”,期内录得营业收入6.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达60.67%。可以看出,随着生产标准化的不断推进、供应链品控的持续稳定、产品定价策略的日趋合理,以及多元营销场景的嵌入,香飘飘这个几代人“独家记忆”的奶茶品牌,正通过自我革新熨平了因突发事件诱发的周期波动,并已进入到“二次曲线”的轨迹之中。1、业绩待“起”考虑到疫情影响,此份业绩仍实属不易。或许仍有不少人认为,相较于以往而言,香飘飘过去一年的经营成绩相对并不算亮眼。但事实上,对于零售行业而言,无论是数字化建设多么完善、花式营销多么“出圈”,线下布局始终是一众品牌在战略绕不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在香飘飘身上,尽管公司不断加码电商销售渠道,且该渠道下的业绩增长也十分迅猛,但总体上讲,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仍相对较小,年这一数据为6.35%。作为承担“对市场终端及渠道各环节的服务及维护”之责的线下经销商,销售占比仍是主力,达到91.65%。放大至整个茶饮赛道,大多数品牌在销售结构上目前仍是线下重于线上,且线下布局又多以学校、商超等流量较大的场景为主,持续一年有余的疫情对线下消费场景的封锁,势必会让品牌在业绩上蒙受较大损失。需要强调的是,香飘飘年的业绩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公司强大的承压能力。自第二季度开始,公司各季度经营情况开始明显改善。特别在第四季度,单季收入实现同比增加16.90%,也让对外看到了数据背后的“拐点”气势。从产品结构来看,虽然大产品品类仍以冲泡奶茶为主,但产品已实现了快速迭代。冲泡这一市场是否具备可持续的增长空间,香飘飘已用销售业绩给予了解答。年第四季度,公司在全国实现冲泡产品同比增长22.29%,年有望继续实现业绩的双位数高增长。诚然,由于冲泡奶茶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香飘飘一方面利用该板块的品类扩充实现“量价齐升”,具体在产品策略上,经典奶茶系列继续以“量增”为主,中高端的好料系列则通过推新品实现更多“价”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即饮类产品类别和铺货规模,奠定产品销售的第二大底层保障。即饮液体奶茶“兰芳园”品牌,以及在年7月推出的“MECO蜜谷”果汁茶的推出和更新,可以很好地熨平季节性波动。就长远角度来看,这一板块对于香飘飘未来价值空间的开启,有着更大的战略意义。虽未完全超出业绩预期,但香飘飘在近年来的战略调整所积累下来的潜在能量,已逐步被市场有所感知。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香飘飘有望在现有战略的基础上在年恢复增长,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2、无惧未来某种程度上,香飘飘业绩起飞只是一个“时机”问题,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各方对这家茶饮品牌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如果说有一项能力是茶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那产品迭代、营销创新势必会被列入其中,只有坚持于此的品牌,才能在消费市场获得营收、净利和毛利等方面的持续增长,进而引发资本市场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