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岭自然学堂首期预告全球变化对植物的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http://pf.39.net/bdfyy/tslf/150623/4643241.html

九月

活动预告

09.16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与人类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

它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变化,与此同时,气候的变化也影响着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大雨过后,森林中常常长出形态各异的蘑菇。

哪些是有毒的,

哪些是无毒的,

你能认出几种?

在这金秋时节,

有这么三位资深研究员,

将分别为大家讲述植物与人类的生活,

探讨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一起认识华南有毒蘑菇的种类与中毒防治。

机会难得!

一起来参与吧!

活动信息

讲座时间

年9月16日(星期三)9:00-12:00

讲座地点

乳阳林场饭堂旁一楼会议室

讲座地址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五指山

联系人及电话

杨昌腾

无需预约,公益免费!

讲座嘉宾

01

题目: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主讲人:

刘菊秀研究员

刘菊秀

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组长。从事环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曾先后在法国INRA及澳大利亚Griffith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和合作研究。工作以来,主持2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中科院优秀青年科技专项1项)。发表论文篇,SCI收录77篇,被SCI论文引用多次,他引次,H-index27,合作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CB、SBB、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EnvironmentalPollution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5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期刊论文18篇。年获“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称号,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SCI刊物《JournalofSoilsandSediments》和国内刊物《植物生态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编委。

02

题目:华南毒蘑菇种类与中毒防治

主讲人:

邓旺秋研究员

邓旺秋:

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菌物学会理事,《菌物研究》和《食用菌学报》编委会委员。从事药用及有毒大型真菌资源与应用研究10多年,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其中主持国家基金4项,参加科技部项目、科技基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等项目1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件;制定毒蘑菇国家标准1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32篇。首次发现并命名的真菌新种10种;在我国首次开创了毒菇毒素基因研究,多年来在我国突发毒蘑菇中毒事件中,多次针对送检毒菇样品及中毒患者血样进行快速检测,第一时间提出了中毒样品毒性及相应的救治方法,使患者被及时有效地抢救,研究成果为防治毒蘑菇中毒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题目:植物驯化与人类生活

主讲人:

陈红锋研究员

陈红锋:

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广东省植物学会秘书长、广东省园林学会理事、广州市林学会理事、广州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战略专家。年参加工作,早期专注植物分类、资源调查工作,打下较扎实的植物分类学功底,熟悉华南地区植物种类和分布。近年来致力于伯乐树、乐东拟单性木兰等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收集观赏和药用植物资源多种,并筛选出走马胎等多种有开发利用前景的药用植物进行深入的资源评价和示范研究。主持完成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第二次全国调查规划及总调查报告编撰、广州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植物选择与配置指引等工作;主持召开5次学术研讨会,培训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人员0多人次,为广东省的林业发展和城市绿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和国家科技基础平台项目子专题,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子课题20多项。成果“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广东省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他奖励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中国景观植物》《东莞园林植物》《南昆山植物》等及参编专著20多部;指导研究生30名。2次获中国科学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南岭自然学堂

是由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年9月发起的公益性质的自然科普讲堂,诚邀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们走进南岭,与公众一起分享自然科普知识和经验,传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END

保护区活动入口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d/1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