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友需要提防的四种急性并发症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779550.html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急性感染、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和低血糖症等,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或过低以及其他代谢失调造成的。

有很多初次确诊的糖友就是医院才知道是得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很容易直接导致昏迷!

1

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糖

低血糖标准

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当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即是低血糖。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和体征:血糖值不低于此值,但因血糖短期内下降太多,例如由11.1毫摩尔/升,虽然血糖值正常,但也会有症状和体征,也是低血糖。

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心慌、出汗、饥饿感、反应迟钝、嗜睡、意识模糊、手震等。有的糖友夜间出现心慌、出汗或做噩梦,第二天早晨起头痛、感觉没睡好、乏力等症状,则有可能为夜间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临床分级与症状

程度

血糖

临床症状

处理

轻度

<3.9

打哈欠、饥饿感、出汗、心悸、反应迟钝等,可自行缓解

自行处理

中度

出汗、心悸、饥饿感明显、有时可发生手抖、定向力下降、吐字不清、困倦、乏力、恶心、焦虑、头晕、头痛、迟钝、脉率增快、面色苍白、视物不清、重影

自行处理

重度

<2.8

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甚至散失、胡言乱语、昏迷。持续时间长,如超过6小时,且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不可逆转。部分糖友在多次低血糖症发作后会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症,糖友无心慌、出汗、视物模糊、饥饿、无力等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甚至死亡

他人协助或入院处理

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如果未能及时察觉和救治,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危及生命。

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1、密切监测血糖

安全合理地用药: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用剂量不宜过大;饮食与治疗不能脱节,应规律、合理饮食,定时定量。

2、防治低血糖的两个要点

第一,先吃几块饼干、巧克力、糖果或其他含糖的食物,看能否缓解症状。进食后,一般低血糖症状会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有条件的,医院打葡萄糖。

第二,如果平时用的降糖药是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倍欣,那么吃几块糖、饼干肯定不行,因为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就是阻止和延缓肠道将多糖转化为葡萄糖,减少后者吸收入血。

因此,这类病人补充一般的糖无效,必须用葡萄糖急救。家里有葡萄糖粉的,应该迅速冲水喝下,医院静脉推注葡萄糖。建议这类病人家里常备葡萄糖粉,该药可以在药店买到。

2

急性并发症之二:酮症酸中毒

认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由胰岛素缺乏、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大量脂肪分解产生了大量酮体所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血酮≥5毫摩尔/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其疾病发展阶段可根据病情发展以及严重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酮症酸中毒的三个阶段

1、典型症状表现:糖尿病酮症

发现尿中酮体阳性、血糖升高(16.7~33.3毫摩尔/升)。自觉疲劳无力、口渴、多饮多尿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呼吸深而快,呼气中有酮味(烂苹果味),脱水(表现为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等症状),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心率快、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症状)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出现神志改变,轻者烦躁,重者淡漠、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由此可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多样化,若糖尿病患者有上述某些症状表现,可立即用血糖仪和/或尿糖、尿酮试纸自测血糖、尿糖和尿酮,当血糖高于16.7毫摩尔/升、尿糖(+++)和尿酮(++)~(+++)时,可考虑酮症酸中毒,医院救治。

如何预防

保持血糖水平基本正常是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的基本措施。作为糖尿病人应该做到:

1、严格控制血糖

不可擅自减、停药物。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糖友切不可迷信中药偏方而擅自停用,即便是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也不可随意停用胰岛素,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

2、生活规律化

做到起居有常,进餐定时定量,戒烟忌酒,切忌暴饮暴食、过劳熬夜,避免血糖波动。

3、预防感染

感染是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患病(如发烧、感冒、腹泻等),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院诊治,绝不可延误病情。

4、防止脱水

糖尿病人在活动时容易出汗,遇劳累或夏天时出汗更多,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故在天热高温季节,应增加液体摄入量,多喝些白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另外,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5、定期监测

血糖尤其在发生其他疾病或应激时应勤测,倘若血糖15mmol/L,应测定尿酮体活血酮。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症,一旦确诊为酮症酸中毒,医院诊治。

3

急性并发症之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全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性昏迷,是血糖严重升高,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

发生高渗性昏迷时,糖友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最初数天尿量增多,但饮水并不多,疲乏无力、头晕、食欲不振。

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友脱水日趋严重,会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糖友的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心跳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糖极度升高,常高于33.3mmol/L,血钠高于.0mmol/L,血液渗透压高于.0mmol/L等。

高渗性迷的诱发因素

1、摄水不足

多为不合理限制水分者,如卧床病人、胃肠道疾患或昏迷者、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及不能主动进水的幼儿。

2、应激

高渗性昏迷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手术、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中暑等。

3、失水过多

如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大面积的烧伤、血液或腹膜透析患者等。

4、高营养、高糖摄入

如静脉内高营养,不明血糖情况下大量滴注葡萄糖。大量服用高糖饮料,进行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5、药物影响

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苯妥英钠,口服大量利尿药物等。

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误诊率、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

因此,加强对高渗性昏迷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感染等诱因。

4

急性并发症之四:乳酸性酸中毒

什么是乳酸性酸中毒

各种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血pH下降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在糖尿病的基础上所发生的乳酸性酸中毒,补称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重症并发症,是糖尿病中一种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由于大量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应用,血糖控制不佳,以及感染,尤其是肝、肾功能受损情况下发生。一旦发生,则预后差。

诊断要点

多数血糖不是很高,没有显著的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pH7.35、HCO3-20mmol/L,阴离子间隙18mmol/L,血乳酸增高5mmol/L。

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或有严重感染等伴发疾病并且服用过量双胍类药物(苯乙双胍75mg/日,二甲双胍mg/日)。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较急,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常被原发或诱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可仅有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呼吸稍深快等表现;重者可有全身瘫软,恶心、呕吐,呼吸深大(不伴有烂苹果味),脱水,体温、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甚至休克、昏迷等。

如何治疗

补液扩容、补碱纠酸、补充胰岛素同时给他监测血pH、乳酸和电解质等,去除诱因,控制感染、给氧、纠正休克、停用可能引起乳酸中毒的药物。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液净化疗法治疗。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证,长期使用双胍类药物者要定期检查肝、肾、心肺功能,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

参考资料:家庭医学、中国社区医师、糖尿病防治与调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zd/12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