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风讲好检察故事警惕汞超标1万倍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一个个典型案例,一个个检察好故事,传播了检察好声音,传递了检察正能量,书写出务实担当、司法为民的检察新答卷。让我们回顾下年那些泰州检察故事!

汞超标1万倍!这样的美白化妆品还能用吗?

在美容院花元买下一套宣称“效果显著”的化妆品,连续使用数日后竟引发肾病,直至一度昏迷被送进ICU。

遭此飞来横祸的兴化市民王女士果断报警,在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汞超标1万倍的“美白”化妆品的省外生产和销售网络被曝光。

出乎意料的美容效果

年11月,王女士在朋友推荐下,来到兴化市一家中药美容院,提出祛痘需求。

美容院老板立即承诺,并力荐一套“中医堂”美容化妆品,称其中不仅包含祛痘水、祛痘无印霜洗面奶,更有美白效果显著的神仙水、净白无瑕焕颜霜,还有美容院按照套餐调制的中药面膜。此后,王女士坚持每天去做美容,初步看效果不错。

(央视报道此案)

没想到使用数次后,王女士脸上开始过敏,后来全身开始浮肿。年2月4日,医院检出肾病,原因竟然是汞中毒。在这期间,她突发昏迷被送入ICU抢救半个月。随后,王女士选择报警。

年3月3日,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兴化市公安局,对涉事美容店进行检查,查获相关化妆品并进行检测,结果令人瞠目,“中医堂”系列化妆品汞含量竟达mg/kg~mg/kg,而国家明令在化妆品中添加汞不得超过1mg/kg。

(《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此案)

由于该案案情重大,涉案伪劣化妆品销售区域涉及江苏、辽宁等近20个省市,年5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派员督办该案。

“美白”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暗道”

警方调查发现,造成王女士汞中毒的“中医堂”系列化妆品,是层层转销至美容院的,最后的源头指向“广州煊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煊宝公司”)。

表面上看,煊宝公司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及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但在合法业务之外,段念和李志明还秘密商定了一条“美白”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暗”道。

在化妆品里添加汞能增加美白效果,是段念谙熟的业内潜规则。而李志明则是熟练掌握添加技术的业内人士。经两人商议,李志明负责研发和生产半成品,段念则负责产品的分装和销售。

由于美白见效快,立即受到客户及美容院追捧,订单量急剧上升。其中就包括亿霖公司售卖的悘黛芙、颜倾心、卡密莱雅等品牌。

在市场开拓上,段念颇下了一番功夫,因为这种“三无”化妆品是不能通过正规渠道上架销售的,产品销路被定位在美容院。

联合打击

由于该案案情重大,犯罪人数众多,内部分工复杂,兴化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介入,成立办案组,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年5月25日,检察机关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批捕段念、李志明等8名犯罪嫌疑人。

年12月31日,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段念、李志明等14人以及煊宝公司等两家被告单位向兴化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年3月26日,兴化市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年7月12日,这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化妆品案二审宣判,14名被告人和两家被告单位均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获刑,两名主犯段念(化名)和李志明(化名)均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5万元。

加强对化妆品消费“神秘王国”的监管

办案中,检察官发现,化妆品销售分为“日化线”和“专业线”两种,前者的销售市场主要针对零售市场,以百货公司、超市等为主,监管较为严格;后者则主要由生产厂家通过代理商,将产品直接打进美容院,并向美容院提供售后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化妆品消费的“神秘王国”。这些产品中,未取得批准文号的“三无”化妆品占据相当比例,供货商提供的所谓质量检测报告则真伪难辨,而监管则存在明显缺位。

年8月1日,检察机关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美容行业的管理,对美容市场进行整顿,定期采取抽查等方式对美容院销售或使用的相关产品进行检查,并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yw/13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