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预防毒野菜和毒蘑菇中毒的风险提示

春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野菜、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是食用野菜、野生菌的旺季,但是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为避免该类事件发生,恭城县食品安全办特发布以下风险提示。一、采食购买野菜和蘑菇“三注意”有些有一定毒性的野菜和蘑菇与可食用的野菜和蘑菇混淆,且目前尚未形成可以用来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为预防食用野菜和蘑菇中毒应注意:一是对不认识、难以辨别或来源不明、异味很重的野菜和蘑菇不采、不吃。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极易吸附有毒物质或容易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不要采摘和食用;二是加工烹饪可食用的野生蘑菇时,每次最好只加工一种,且加工时一定要先洗净再煮熟、煮透;三是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养生”“保健”“治疗”功效,且不宜大量食用。预防野菜野生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轻易采食、购买野生或来源不明的蘑菇野菜,以免发生意外。二、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由于有毒蘑菇与普通蘑菇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所谓经验并非科学可靠,以致“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工地食堂、集体用餐单位、大型会议活动、农村自办宴席等集体用餐不得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类,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菌类食材应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素证索票、台帐记录等食品安全自律制度,严把进货关。三、误食毒蘑菇中毒后应及时救治如吃完蘑菇后出现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听等不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余蘑菇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医院进行诊治。

编辑

蓝格

审核

梁辉

出品

恭城融媒体中心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yw/1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