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场人安志红差一点中毒

差一点中毒

文/安志红

01

中毒事件

我的弟弟叫安志英,那一天是星期日,我和果果,果果的大名叫赵素枝,其实在苏鲁滩或者是念书后的中学,果果的知名度要比“赵素枝”高得多。

我带着我弟弟,果果带着她二妹,我们四个去马房子草滩玩,路过一片小树林,拖拉机耕地把树根翻出来,嫩树根被太阳一晒,红红的,味道还有点甜,我以为是老牛肉(中药叫北沙参),我们四个就都吃开了,结果都中毒了。二果果和我弟弟小,我俩大些,抵抗力强点,他们俩显然比我俩严重,一看两个人那样,我和果果忍着极度的难受,连拖带拉把他俩弄回家,大人们有经验,把他们整治好了。

现在想想都后怕,如果当时饿点、馋点,再多吃点,估计我们四个人都挂了。

02

套雀

我们小时候都是散养,爸妈上班儿顾不上管,老大哄老二,老二哄老三循环往复。当时也没个好玩儿的,但到了夏天草滩对我们的吸引力是很大很大的,因为草滩里有蝴蝶啊,蚂蚱啊,蜻蜓啊,当然还有鸟。前几种有耐心能够抓住,但抓住鸟不是太容易的,那是一项技术活儿。

女孩子去草滩的兴趣点是采点儿野花啊,小酸菜儿啊,还有害害、野葱、野韭菜这一类的东西。每一次去都是收获满满的,也每次觉得很英雄,也挺幸福的。

一天我跟志英没有什么事儿,吃完了饭,就急急忙忙去了马房子滩,走着走着,脚底下“扑棱”一个鸟飞了起来,我俩吓了一跳,但马上意识到,有鸟飞起来,这地方肯定就有鸟窝儿了。于是我跟志英小心翼翼地,万分仔细地开始寻找。

终于在一个草比较茂密的地方看到了窝,这窝里竟然有两只小鸟,这可把我俩高兴坏了。那小鸟还不大点儿,听到动静张着嘴喳喳叫唤,等它妈妈来喂食。大鸟呢,一看我俩赖在鸟窝边不走,窝里小鸟的叫声也肯定能听到,这大鸟急得什么也似的,在天上喳喳叫着。它越飞越低,几乎就在我们的头顶。离开吧,不忍,下来吧,又不敢下。

我跟志英一看,抓回去小鸟,没有大鸟喂,小鸟肯定死。想让小鸟不死,就得把大鸟给抓住,这样小鸟才能活了。那咋样才能把大鸟给抓住了,我就说嘛,当时其实我有时候也挺聪明的,这时候想起来冬天咱们那儿下的雪大,不想办法想抓鸟门也没有。办法就是把地上的雪扫开一片,在地上撒上粮食,然后呢,弄一个筛子,顶一个木棍,拿绳子拴住木棍。等鸟飞来,钻到筛子底下吃,一拉绳子筛子倒了,把小鸟就扣住了。受这个办法的启发,但是草地上也没有绳,怎么办呢?我就琢磨着找了一个薄一点儿的石头片片,然后拿几个小草棍棍顶住石头。

这里有一个技巧问题,就是草棍棍不能太粗了,粗了鸟钻进去它不倒,扣不住;草棍棍太细太软,鸟稍微一碰就倒了,鸟进不去。于是我们找了粗细不一的草棍棍实验了若干遍,认为有一根正合适,就把那个石头片儿顶住了。我俩就趴着草丛里,大气也不敢出,四只眼睛一动不动地就这样看着。

这大鸟在天上盘旋侦查了一会儿,看看我俩不在了,估计对它没有什么威胁了,就落在离窝不远的地方,然后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去。我想它如果看到小鸟不在了,就再也不会回那个小屋里去了。结果走了几步,那小鸟也听到了动静,有开始叫了起来,而且很是急切。大鸟也没有贸然行事,四周看了看,没有人,但对那石头片片疑惑不解。可能也是小鸟太饿了,叫声更热闹了些吧,大鸟的警惕性就低了,一头钻到屋里,碰了草棍棍,石头片片倒下。我和志英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样的速度跑到鸟窝边,万分小心地抓住了大鸟,又抓着小鸟一块回家去了。回我们家以后,怕那个鸟大鸟飞走,就把那个鸟翅膀给他剪了,那个鸟在我们家一直呆了一年多以后才死的。

那个时候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条件好吃的也好,从生下来就前呼后拥,大人就捧着,哎呀,真是喝口水怕呛着,走路怕碰着,走到哪儿都有家长跟着。我觉得他们反而不太幸运,觉得我们小时候挺好,虽然那时候散养,家家的生活挺贫乏的,但是精神上还是挺富裕。我觉得特别的开心,想去哪儿玩儿去哪儿玩儿。那个时候也没有人贩子拐孩子,咱们那地方骑车也少,也没有什么车祸。早晨起出去撒丫子就往大草滩跑,那开心就别提了。

那个时候记得天上的鸟特别多,我都不知道叫啥,有山雀、鹌鹑,百灵鸟我知道,我记得好像还有刘长腿,记得有一种鸟叫“驴粪蛋”,从个头上看很是形象,这个鸟特别漂亮,羽毛是五颜六色的,太好看了。

那个时候东边马房子草滩,草高地宽,各种野花都开的,满地都是。我记得好像那时候个也小,草都没过头顶了。大红枣花,真的很像大红枣;药鸡花儿,学名狼毒;铃铛铛花儿,还有甜久久花儿,兰紫色的,能吃,甜甜的。

我记得马坊子路边儿还有条水渠,里边都有水,还很大。现在啥都没有,草地光秃秃的。

03

鸡粪土

还有个“鸡粪土”的故事,那是我和果果干的糗事。

说起这个鸡粪土,我们同学见了面儿就是褒贬的话题,那是上初一的时候,教室里都没有铁炉子,都是盘的土炉子。那炉子也是自己盘,女同学不会盘,套炉子的土就给了女同学,男同学告知,套炉子必须是鸡粪土,我和果果也没有问,拿了个筐就去找鸡粪土。

顾名思义,鸡粪土就是鸡粪和土放在一起。想想,鸡粪是上地的,盘炉子不臭?再说了,炉子有时候还烤饭什么的,反正够腻歪人的。

场部那时候养鸡的不多,我和果果就找啊找,好容易找到,一个人放哨,一个人“偷”,偷好吓着就往回跑。

等我俩把鸡粪土弄回去,大家看了那东西哈哈大笑,我俩都不知道笑啥啊,笑啥呢?这是鸡粪土啊?后来他们告诉所谓的鸡粪土,是黄土带白点点的叫鸡粪土,这种土套炉子才行。

从那儿以后我俩就给同学们留下了笑柄,几十年过去,他们都没有忘记,一见面就要拿出来“抖露”一番。

责编/美丽草原

投稿启示

《美文杂谈》是文学的伊甸园。不管是人间大爱,还是“小资情调”,不管是慷慨激昂的呐喊,还是小桥流水的轻吟浅唱,都是我们的欣喜。

《美文杂谈》是你的家园,把你的故事,你的见闻,你的感悟,你的摄影,分享给大家。

散文、纪实、小说、杂谈、趣闻轶事、历史掌故等各种题材都有存活的土壤。诗歌,只选精品。

“美文”、“杂谈”,顾名思义,既可阳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无论水平高下,只要真善美情。生旦净末丑都可尽情展示,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百花齐放,同台精彩纷呈。只要是:原创,首发,正能量,都可投稿。

及时,很重要;热点,很重要;文采,更重要。

独特,吸引人。真挚,感动人。这就是我们《美文杂谈》的追求。投稿邮箱:mwztt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yw/13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