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是一些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危及食用者生命。随着雨季来临,野生菌进入生长旺季并开始大量上市。6月30日,七都晚刊刊发了《今年以来我州有4人食用野生菌中毒死亡》,为喜好食用野生菌的群众敲响了警钟。
今天,医院获悉,
今年以来,医院已接诊92名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
其中,95%的中毒患者都是自己采摘后加工食用导致的。
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德介绍,从今年接诊的食用野生菌中毒患者来看,大多是晚上8、9点以后入院,中毒患者吃了晚饭后发作,症状多是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中毒患者反应时间长到第二天早上才发作。
“对比前年、去年的接诊情况看,今年食用野生菌的中毒患者偏多。”张德说,今年雨水多,野生菌也多,他近期到野生菌市场观察发现,野生菌交易很热闹,卖的人多买的人也多,但群众应注意谨慎食用,防范中毒事件发生。如食用野生菌后感到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等症状时,医院治疗。
6月27日下午3点多,医院接诊从乡镇卫生院转来的13名食用野生菌的中毒患者,中毒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通过催吐、洗胃、导泻、输液等紧急措施后转送住院部住院治疗。经急诊科医生了解,13名中毒患者是一工地的施工人员,因下雨无法施工,于是自行到山上采摘野生菌自己加工,中午食用后出现中毒现象。
医院防保感染管理科科长吴宥霖介绍,今年以来医院已接诊92名食用野生菌的中毒患者。其中最早接诊的中毒患者是今年1月份,因食用之前存放在冰箱里的野生菌后发生中毒反应。
“在接诊的92名中毒患者中,95%都是农村群众自己上山采摘野生菌食用后发生的。”吴宥霖说,野生菌上市后,市医院也加强了防范野生菌中毒的宣传,在医院门诊楼大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防治野生菌中毒的一些常识,希望能引起群众警惕。特别提醒:近期,州食安委、各县市食安委都陆续发布预警通告,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禁止加工烹调野生菌。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市场上自己不认识的野生菌;农村群众对过于幼小难以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不要采摘加工食用。误食有毒野生菌易导致中毒和死亡,特别是老人小孩死亡率高,因此,野生菌好吃,但食用须特别谨慎。责编:董飞审核:李云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