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大的宝宝阿曼达,住在纽西兰,原本应该是快乐成长的时期,然而阿曼达却在去年12月开始,就一直住在儿童的重症病房裡。最初以为是普通呼吸道疾病
一开始,阿曼达的母亲发现宝宝有流鼻涕和轻微气喘的症状,医院后,医生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然而,吃了药后的阿曼达病情非但没有好转,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罪魁祸首竟然是“电池”
阿曼达的医院,拍摄X光后发现有颗电池卡在阿曼达的食道。电池和唾液、胃酸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阿曼达体内受到极快的腐蚀,烧伤了食道、呼吸道等其他组织...医生宣判,阿曼达需要长期的治疗,而且她可能永远无法独立呼吸,甚至永远都不能说话了。
家有宝宝慎防小物品尤其注意玩具里的电池
一岁以内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口是他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惟一认识手段,习惯看到什麽东西就往嘴巴裡塞,尤其是些极小的物品,可能会因而导致宝宝窒息的现象。因此,家中如果有小宝宝时,父母亲应该要格外的小心,将家裡的小型物品收好不乱丢,尤其更要让宝宝远离如硬币大小,或旧电池等物品。
而平常也要检查宝宝玩具和设备,看看电池槽是否锁定并固定,确保宝宝的安全。另外,宝宝若是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过于听信网路上的各种偏方自行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
误食异物预防为主
①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将食物切碎,并注意要其安静进食,勿乱动。
②不要让宝宝食用果冻、花生、瓜子、汤圆、荔枝等不适合孩子吃的食物,有核的水果先去核再喂食。
③在宝宝爬行之前,先检查地面是否有纽扣、大头针、曲别针、纽扣电池、气球、豆粒、糖丸、硬币等小物品,有的话要清理干净。
④宝宝的玩具要定时检查,看看细小的零部件如螺钉、小珠子等有无松动情况。
⑤家中常备药品应放置在小孩无法拿到的地方。瓶装药品要标签鲜明,不要与食物放在一起。
隐藏危险的盲区
盲区一:玩具箱里的定时炸弹
如果你在宝宝两岁时,就已经把有4+标识的乐高积木买回了家,就请一定要遏制一下自己冲动的购物欲。这不仅仅是宝宝“会不会玩”的小问题,而很可能是你在宝宝玩具柜里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3岁以内的宝宝会习惯于用“嘴”来探索世界,如果玩具中有细小的可能造成误吞窒息的玩具小部件,在给宝宝玩时就要谨慎。如果妈妈无法自行判断多大体积的部件对宝宝才算安全,就最好严格遵循正规品牌玩具上的适合年龄推荐,不要轻易购买超龄的玩具。
提防玩具零部件玩具小部件在被宝宝误吞后,如果没有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等问题,说明异物很可能进入了食道,而不是气管,这便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应该不会引起严重的危险。3到4天后,异物就会经大便自行排出。但保险起见,在宝宝误吞异物后,即使第一时间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不适,妈医院进行检查。提防纽扣电池电动玩具中的纽扣电池也是很容易被宝宝误吞的物品之一。妈妈在选购玩具时,最好选择电池槽用螺丝固定的,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宝宝自己抠开电池槽,取出纽扣电池。宝宝一旦吞食纽扣电池,很可能导致窒息的发生。即使勉强咽下,纽扣电池在被鼻涕、唾液、咽喉分泌物或胃液等液体浸润后,其中的腐蚀性化学物质可能会发生泄漏,腐蚀食道或胃黏膜,造成内脏穿孔,因此一医院。提防小磁铁想必几乎每一个宝宝都会有一个钓鱼玩具吧?可你注意过吗?鱼嘴巴上和鱼竿上的小磁铁是否安装的足够牢固呢?这些可能只是用胶粘着的,极易脱落的小磁铁,很可能成为威胁宝宝安全的大隐患。宝宝一旦误吞磁铁,尤其是同时吞下两块以上的磁铁时,会非常危险。因为肠道中的磁铁一旦相互吸引粘连,就可能导致肠梗阻、胃肠穿孔等非常严重的问题,医院。盲区二:远离水果盘里的危险陷阱
6个月到3岁的宝宝很容易在吃饭时出现被食物噎到或呛到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小宝宝还不懂“细嚼慢咽”的道理,一旦尝到食物的味道,就会急于把食物咽下去。另一方面,小宝宝的臼齿发育还不完善,嚼碎大块的食物对他来说的确有些困难。因此,大块的食物被强行吞咽时,宝宝就容易被噎住。一旦食物不慎进入气管,就可能存在导致窒息的危险。
小水果一定要切块整粒的圣女果、葡萄等水果最容易引起宝宝窒息,因此一定要切成两瓣儿或四瓣儿再给宝宝吃。并确保宝宝不在跑跳、大笑或说话时进食。
千万不要用牙签
这种锋利的东西小编就不细说了吧。盲区三:找出零食里的危险分子
小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健全,为避免引起窒息,给4岁以下的宝宝吃坚果,一定要谨慎,最好磨成坚果碎。爆米花、糖块和小包装的果冻也非常容易导致窒息,还是不吃为妙。吃了干燥剂怎么办
袋装小食品中往往都有一小袋的干燥剂。这一袋小玩意很容易引起宝宝的好奇,放进嘴里尝尝味道的情况也不鲜见。目前常见的干燥剂有两种:一种是生石灰干燥剂,呈白色块状,受潮后变成粉末;另一种是硅胶干燥剂,呈无色透明的小球,有些是彩色的小球,看起来很像好吃的糖果,是最容易被宝宝误食的。
宝宝如果误食了生石灰干燥剂,妈妈需要立刻给宝宝喝一些水或牛奶,医院就诊。如果宝宝误食了硅胶干燥剂,因为硅胶干燥剂不能被肠胃吸收,可经大便排出,对人体也没有毒性,所以妈妈不必特别担心,医院检查一下更为妥帖。
盲区四:锁紧卫生间里的瓶瓶罐罐
陕西一宝宝因误食药物入院治疗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曾报道过两个幼儿因误食药片而入重症监护室的新闻,“孩子们误服的是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那个药就放在电视柜上,没想到孩子能够着。赵师傅妻子的服用量每次只有半颗,两个孩子到底吃了多少,现在也无从得知,只希望他们能快点好起来。”如果妈妈有瓶瓶罐罐存放在不上锁的低矮地柜里的习惯,一定要在宝宝出生后彻底改变。给地柜上把锁,或是把瓶瓶罐罐转移到宝宝够不到的高层是妈妈必须要做的工作。误食化学物品怎么办如果宝宝误食的是非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妈妈可以第一时间给宝宝催吐。需要提醒妈妈注意的是,此时一定不要给宝宝大量喝水,因为大量喝水反而容易促进化学物品的吸收。进行了以上紧急处理,即使你感觉宝宝已经吐出了大部分化学品,医院就诊。如果宝宝误食了强酸性、强碱性化学品,妈妈就不要给宝宝催吐了,以免对消化道造成二次损伤,医院。让药箱在宝宝的视线之外家中常备感冒药、退热剂、中成药、外伤用药;哪怕是妈妈每天服用的避孕药;爷爷奶奶的降压药、强心药……都最好统统锁进抽屉,或是藏进药箱再放到高高的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千万不要因为大人图方便随意把药乱放,而给宝宝“尝鲜”的可乘之机。4岁前宝宝误服药物的危险最大误服药品及时催吐当发现宝宝误服药品后,如果是刚刚吃进嘴里,妈妈首先要给宝宝进行催吐,尽量让宝宝吐出药物。同时要保持镇定,根据现场状况判断宝宝吃了什么类型的药物,吃了多长时间,吃了多大的量,吐出了多少,残留在宝宝体内的药物大概还有多少。医院。提醒妈妈注意,医院时,最好将宝宝误服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一并带在身上,以便医生充分了解药物成分,对宝宝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另外,千万不要让宝宝大量喝水,以免加速药物溶解吸收。 降压药、强心药是最危险的,一旦宝宝误服,医院。避孕药、退热剂如果大量服用也不能忽视。维生素、中成药等如果服用的药量不是特别大的话,一般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危险,医院检查。远离玻璃体温计
玻璃体温计很容易折断和摔碎,不但碎玻璃可能扎伤宝宝,体温计里的水银流出后,聚合成的水银小球,也容易吸引宝宝注意,导致误吞等危险。汞中毒的主要途径是挥发成气体,经由呼吸被人体吸收,如果被宝宝吞进肚子里,经消化道吸收的量会比较少,引起中毒的风险反而降低。另外,只有在房间长时间密闭、室温较高、宝宝在房间停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才可能因为吸入过多的汞蒸气,而对身体造成损害。一支体温计里水银的含量有限,如果不慎洒在地上,妈妈只要及时把水银清理出房间,并注意开窗通风,一般就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影响。如果宝宝误吞水银,要马上用清水漱口并催吐,避免剧烈运动,医院进行检查。
来源:搜狐网久久健康网
辽宁号新媒体编辑: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