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毒死鱼与其它原因死鱼的鉴别二

五、其它原因死鱼排除和化学物中毒死鱼确定

  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有鱼病、缺氧、有毒藻类毒害、化学物中毒等,有毒藻类死鱼和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在指标特征上相似之处较多,但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有几个指标特征有着特异的差异,发生毒藻死鱼时,水中存在优势种的有毒藻类,水中pH值明显高于正常水体,水色具有毒藻特有的铜绿、红棕、黄褐色,这些都是与化学物中毒死鱼有显著差异。除上述死鱼原因外,有机污染、气泡病、热污染、爆炸损伤等也会造成鱼类死亡。

由于大量的耗氧有机物排入渔业水体造成的死鱼具有上述缺氧死鱼的绝大多数指标特征,但是死鱼的时间和死鱼的季节不一定是在凌晨和高温季节,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北方地区主要发生在冬季冰封期。随着溶解氧的急剧下降,鱼会在短时间内大批死亡,一般对溶解氧要求高的鱼类先死亡,对溶解氧要求低的鱼类后死亡,有时溶解氧很低时鲫鱼尚能存活。另外鱼体表和鱼鳃可能会有些附着物和异味。

 气体过饱和引起鱼类死亡主要的原因是造成鱼类的气泡病,即水中气体在正常溶解度时,鱼体血液中溶解气体是正常的,但若鱼体突然处于一种低溶解气体的水中,溶解气体则要与水体气体保持平衡,血中溶解的气体会从溶解状态释放出来,在血中形成不溶性气泡,使鱼得病致死。如鲤鱼在%饱和度下会生病,在%饱和度下将发生气泡病死亡,鲈鱼在40mg/1溶解氧条件下数小时会死亡,鲤鱼苗在溶解氧达20mg/1也会发生气泡病死亡。引起气泡病的条件:

A、夏季水分层作用。若在下面冷水层的鱼突然到热水层时,由于溶解度降低会产生气泡病。

 B、高坝从深层中引出的水突然排放到河流时(泄洪大放水),由于静水压突然降低及水温突然升高(深层水温低)和急流扰动,鱼体中气体溶解度突然降低会引起气泡病。

C、冷的季节电站热排水水温高,鱼类突然遇到热水溶解度降低会产生气泡病。

  D、水体藻类过多或水生植物过多,则由于光合作用会造成氧过饱和,鱼从过饱和水体进入正常或低氧水体会造成气泡病。

  E、把鱼从高溶解氧水体突然移入低溶解氧水体中也会发生气泡病。

鱼发生气泡病后,眼球突出,眼睛周围及鳍部有许多气泡,在夏季,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气泡病死亡的主要是鱼苗,因为它们不能回避过饱和的表层水。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直接反应是水体升温,每一种鱼都有一定的适温和最高耐温界限,水体由于热排放升温若超过了这一耐热界限,鱼就会死亡。除此之外,由于水温升高某些毒物浓度和毒性增高致鱼死亡,升温也会使某些致病细菌大量繁殖使鱼生病死亡,另外鱼在突然温度上升时因生态环境突变,不能适应而死亡,一般来说温度突变超过5℃可能对鱼是致命的,水温过高可能使一些藻类甚至毒藻繁殖引起富营养化死亡和毒藻死亡。

热污染主要是由于电厂冷却系统排水所致,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水温已较高,电热厂排水使水体突然升温,水温超过鱼的热耐受限会发生死鱼。

 热污染使鱼呼吸急促,一般呼吸频率可超过次/分钟,若继续升温则频率又会下降,呼吸不均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窜游、体肌痉挛,鱼体灰白色,鳃瓣严重充血,鳃丝分离甚至剥落、溢血,味蕾细胞萎缩,呈现空泡,失去味觉,肝索走向不明,中央静脉的汇管区出血、淤血及蛋白质凝固、坏死。出入鳃动脉的红血球发生异常变化,鱼体口唇和体侧上能看到充血斑和溃疡现象,鳃叶溃烂,鳃毛细血管和红血球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细胞增生。水体藻类群落发生变化,在20℃时硅藻占优势,30℃时绿藻占优势,35-40℃蓝藻占优势,水温升高而水中溶解氧下降,水温超过—定温度时水体会发酵、恶臭,细菌数量增加。

爆炸死鱼主要是由于采用炸药作为震源的石油勘探时,由于爆炸振动冲击使鱼死亡和专门用炸药作为工具的捕鱼手段致鱼死亡。爆炸死鱼主要是破坏鱼的神经系统,使一部分鱼呈麻痹状态,腹部向上、侧浮于水面,完全失去游泳能力,但仍有呼吸动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可以逐步恢复,有些鱼则死亡。鱼的脏器在物理作用冲击下受到伤害,其中以鱼鳔最为敏感,极易震破,另外鱼的肝、胆、肾也会被震破出现淤血等现象。还有爆炸时水中的炸药成份也会对鱼造成毒害,此时鱼表现为化学物中毒。

 上述几种死鱼由于存在特有的和显而易见的外部条件和特征,故比较容易与化学物中毒死鱼相区别。

总之,通过调查和对各种死鱼原因的分析,可以将其它原因死鱼排除,化学物中毒死鱼得以确定。

 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诊断的可靠程度,取决于所观察到的指标数和特征准确性,若观测到的指标数越多,特征越准确,则初步诊断的可靠程度越高,反之,诊断的可靠程度越低。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回

来自:水产E线









































郑华国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by/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