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随着气温的变化,我市又到野生毒蘑菇中毒高发的季节,疾控中心提示:望广大市民勿采集、购买、家庭集聚性食用不明野生蘑菇。?

我省区域宽广,夏秋季湿热,境内蘑菇分布广发且品种繁多,存在大量有毒蘑菇;居民喜欢自行采食野生蘑菇,误食有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湖南,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5种类型,即:(1)急性肝损害型、(2)急性肾衰竭型、(3)胃肠炎型、(4)神经精神型、(5)横纹肌溶解型。?

1、急性肝损害型

毒蘑菇种类: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些种类引起,在湖南,80%以上的中毒死亡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剧毒鹅膏种类有:

灰花纹鹅膏Afuliginea、致命鹅膏A.exitialis、淡红鹅膏Apallidorosea、裂皮鹅膏Arimosa以及条盖盔孢菌Galerinasulciceps等。

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

1.潜伏期(6—12小时),误食鹅膏菌后,一般发病较慢,有6—12小时的潜伏期,之后才出现中毒症状。具有潜伏期这一特点对于中毒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大多数其它有毒蘑菇食用后2小时以内就表现出症状。

2.急性胃肠炎期(6-48小时),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酸碱紊乱、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脱水和低血压。这个时候的肝功能指标往往是正常的。这个阶段一般维持12—24小时。

3.假愈期(48—72小时),胃肠期过后,症状消失,近似康复,1—2天内无明显易见症状,容易给临床医生和患者造成—个康复的假象。在这个阶段尽管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肝功能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开始上升,肾功能也开始恶化。

4.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假愈期过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肝肿大,转氨酶急剧上升,严重的高达几千甚至几万,随着这些酶活性的急剧增加,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被严重扰乱,引起内出血,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16天病人死亡。

灰花纹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5~lOcm,灰色至深灰色、暗褐色至近黑色,表面具有深色纤丝状隐花纹。菌柄白色至浅灰色,常被浅褐色鳞片,近顶部有菌环。基部近球形,有菌托。

时间与生境: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剧毒!是湖南省发生中毒事件最多、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种类。

裂皮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5~8cm,纯白色,有时中部呈米黄色,边缘有时有辐射状裂纹,表面具有细绒毛状。菌柄白色,有时被白色细小鳞片,近顶部有菌环。菌柄基部膨大,菌托浅杯状。

时间与生境:6月份生于阔叶林或者混交林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有分布。

毒性:剧毒!

假淡红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5~8cm,纯白色,有时中央呈粉红色,边缘无沟纹。菌柄白色至污白色,被白色鳞片,近顶部有菌环,基部膨大有菌托,菌托浅杯状,白色。

时间与生境: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分布。

毒性:剧毒!

条盖盔袍伞

主要特征:子实体小至中等,2~6cm,黄褐色,中央稍下陷且具小乳突,菌盖具有明显辐射状沟条。菌柄顶部黄色,向下颜色逐渐变深,基部黑褐色。

时间与生境:9—11月份生于腐殖质上或腐木上,在一些锯木厂的锯木堆上经常发生。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剧毒!

2、急性肾衰竭型

毒蘑菇种类:鹅膏菌属的假褐云斑鹅膏、赤脚鹅膏、拟卯盖鹅膏。

中毒症状:中毒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从误食到肝肾损害一般是1—4天,肝转氨酶升高约为正常上限的15倍,反映肝功能中度受损。肾功能损害的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临床表现少尿或无尿,生化指标表现为血液中肌酐和尿?升高。在肾损害阶段,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约25%的病例需进行血液透析,恢复需要3周左右,没有肝肾后遗症。

假褐云斑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6~15cm,淡灰色、灰色至灰褐色,具有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菌柄白色,常被白色纤毛状至粉末状鳞片,近顶部常具有菌环。菌柄基部具有菌托,浅杯状。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有毒。

异味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5~9cm,纯白色至米色,表面常具有毡状至碎片状鳞片,常有刺鼻气味。菌柄白色,有菌环。菌柄基部膨大,近球形,具有白色疣状、颗粒状至近锥状鳞片。

时间与生境: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有毒。

欧式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菌盖4~8cm,纯白色至米色,边缘无沟纹。菌柄白色,常被白色反卷纤毛状或绒毛状鳞片,基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菌环上位,白色。菌托浅杯状,白色。

时间与生境:7—9月份生于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湘南地区。

毒性:有毒。

3、神经精神型

毒蘑菇种类:裸盖菇属Psilocybe、斑褶伞属Panaeolus的一些种类。常见种为苏梅岛裸盖菇Psilocybesamuiensis。

中毒症状:误食后发病快,一般10一30分钟即表现症状,通常维持2—4小时。症状开始30分钟内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轻微头痛,腹痛,恶心、眩晕、乏力、寒颤、肌痛以及嘴唇感觉麻木。30一60分钟内开始出现神经病症状,视觉错乱,色彩和形态干扰,精神欢快,出现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时空感改变,动作失调等。躯体感觉如头脑眩晕,精神沮丧并伴有焦虑、不安。大部分在4—8小时后完全恢复。部分患者会伴随有头痛。

苏梅岛裸盖菇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1~3cm,半球形,光滑,灰褐色至暗褐色。菌褶直生,灰褐色至深紫褐色。菌柄长4~6cm,粗O.1~O.3cm,灰色至灰褐色,中空。

时间与生境:8—11月份,群生于田地或者粪堆上。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

4、胃肠炎型

毒蘑菇种类:能引起胃肠道刺激的蘑菇种类很多,在湖南,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黄粉末牛肝菌,日本红菇,臭红菇等。

中毒症状:误食该类毒蘑菇后,大多数在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可能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循环障碍或者电解质流失。对于小孩,液体快速损害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胃肠炎症状在8—12小时后会自发消退。

大青褶伞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5~20cm,白色,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突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变为鳞片:中部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边缘渐少或脱落。菌褶初期污白色,后期浅绿色至青褐色或淡青灰色。菌柄长10~28cm,直径1~2.5cm。

时间与生境:5—7月份,群生或散生于草坪、菜地上生长。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主要引起胃肠严重不适。

日本红菇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6~13厘米,中央下凹,脐状,后伸展近漏斗状,边缘反卷,白色至污白色,表面常具浅褐色鳞状物。菌肉较厚,白色,不变色。菌褶很密,近白色,受伤不变色。菌柄白色,短,4~6cm,实心。

时间与生境:6—9月份在阔叶林地上群生或单生。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

点柄臭黄菇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中部稍下凹,污黄色至黄褐色,表面黏,表皮常龟裂脱落,盖缘有明显棱纹:菌肉污白色,表皮下带土黄白色:菌褶污白色至淡黄褐色:菌柄长4—9cm,粗1.0—2.0cm,近圆柱形,污黄色,具黑褐色小腺点。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生于阔叶林中地上,常群生。

分布:全省分布

毒性:有毒。

黄粉末牛肝菌

主要特征:子实体小型至中等,菌盖3~6cm,被柠檬黄色至褐黄色粉末状鳞片,常开裂形成不规则的鳞片状,菌肉淡黄色,受伤后变为蓝色。菌管初期青黄色,成熟后呈淡黄褐色,伤后不变色或变为淡蓝色。菌柄被有与菌盖同色的粉末状鳞片。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生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有毒。

5、横文肌溶解型

毒蘑菇种类:由亚稀褶红菇引起。

中毒症状:误食亚稀褶红菇后,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分钟,其余均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症状开始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肢体乏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生化指标表现为肌酸激酶急剧上升,高的达到数万至十万单位以上。严重者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亚稀褶红菇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6~12cm,成熟后中部长下凹呈漏斗状,菌盖表面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褶白色,伤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柄粗短,一般5~9cm,浅灰色,内部松软。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7月上旬一9月下旬生长于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剧毒!近年来在湖南、湖北、浙江、贵州、云南频频发生中毒事件,死亡率高达51%。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老百姓都称为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

毒蘑菇中毒诊断与治疗

毒蘑菇中毒诊疗要点

病史:有食用野生菌的历史,而且有同食成员集体发病的流行病学史。

标本的确认:食后残存的蘑菇标本或者由采集者再到现场采集标本请蘑菇专家确认是否为有毒蘑菇。

临床表现:不同毒蘑菇的中毒类型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不一样。例如,误食鹅膏菌后有6—12小时的潜伏期,这点非常重要,一旦有潜伏期出现,就要考虑到是鹅膏菌中毒,需要医院进行治疗。亚稀褶黑菇没有潜伏期,食用后半小时即发病,需及时抢救。

实验生化检查:中毒者血常规大多升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中毒病人血常规正常:鹅膏毒蕈中毒的病人,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可在24小时里开始升高,而且是进行地上升,可高达几千甚至上万个单位:亚稀褶红菇中毒后数小时里即可出现血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

毒素测定:通过采集中毒者食后的残留物、呕吐物、排泄物、血液等送至有条件的

机构进行检测分析。

?

毒蘑菇中毒治疗要点

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唯一办法就是早治疗,临床治疗为对症支持治疗,不同种类的蘑菇引起的中毒,其治疗方法有一定不同,总的治疗方法有:

洗胃:早期洗胃可以清除胃中绝大部分未经吸收的毒物。

导泻:毒蘑菇随食物排入肠道后,洗胃便无法清除,可利用导泻的办法,促进肠蠕动,使毒物尚未来得及被吸收就通过了肠道被排出。

吸附:口服活性炭可以很好地吸附一些蘑菇毒素。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灌流、血浆直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腹膜透析等。

药物治疗:包括有:大剂量的青霉素、水飞蓟宾(silibini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等。有人总结了过去20年报道的治疗鹅膏中毒的临床数据,统计分析析表明最常用的青霉素效果不大,硫辛酸和固醇类对治疗无益,而水飞蓟宾(silibinin)和N一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是最有效的解毒药物。

灵芝煎剂:近年来利用灵芝煎剂治疗鹅膏中毒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在我国南医院得到了临床应用。

毒蘑菇认识之误区

01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

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口: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中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02

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

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欢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茹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

03

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

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04

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

有的毒蘑菇的确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

05

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错!

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特别提示: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医院诊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bamall.com /gzdby/1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