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爱吃海鲜的朋友注意了!
近期,这个地方检测发现
含有对人体贝毒素超标的贻贝!
贻贝亦称海虹,就是珠海人常说的青口,煮熟后的加工成干品更为大家熟悉——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东海沿岸。
年,福建曾发生过贻贝和牡蛎污染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麻痹性贝毒中毒多发生在4-1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
这段时间内,海洋藻类繁殖迅速,有的藻类含麻痹性贝毒,被贝类摄入后,贝类自身不会中毒,但会富集毒素,人食用麻痹性贝毒含量高的贝壳后,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所以建议各位珠海市民
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
贻贝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检出贝毒素超标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称,受赤潮影响,当地部分养殖贻贝被检出贝毒素超标。
根据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示,此次贝类毒素的产生来源于赤潮。
嵊泗县食安办特此发出消费警示,食用贝毒素超标的贝类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提醒广大群众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贻贝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麻痹性贝毒
究竟什么是麻痹性贝类毒素呢?
要是吃到会怎么样呢?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极强,和河豚毒素中毒症状相似,均产生麻痹中毒现象。
贻贝本身并无毒,体内毒素一般通过摄食有毒单胞藻,在体内富集形成。
这些毒素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贻贝就会中毒,且仅0.5mg就能使人死亡。
麻痹性贝毒毒素中毒的最初症状为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继而这些感觉波及到靠近脸和脖子的部分,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轻微的头痛和头晕。有时在早期阶段出现恶心和呕吐。
中毒稍微严重,出现胳膊和腿麻痹,随意运动障碍,经常有眩晕感。
中毒严重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咽喉紧张;随着肌肉麻痹不断扩展加重,最终导致死亡。中毒致死的突出特点是患者临终前意识始终清晰。
危险期为12~14h,度过此期者,可望恢复。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只能靠催吐、止泻等方法对症治疗。
麻痹性贝毒耐高温,通常烹调方式无法去毒。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加热降低毒性。
建议居民在未来气温高的季节,需要保持警惕,密切